天天看點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這幾年,投資圈最火的就屬新能源賽道。

以“甯王”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廠商在二級市場受到追捧,甯德時代破萬億市值、比亞迪緊随其後,而不僅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也成為了資本關注的焦點。

近日,二線電池廠商蜂巢能源宣布完成60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川能投、大族雷射、星宇股份等産業鍊合作夥伴,鼎晖投資、中移資本、興業銀行等産業投資機構,湖州、鹽城、上饒等國資平台。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蜂巢能源自2020年4月至今已就完成了四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200億元,其中不乏中銀投資、碧桂園創投、小米集團、三一重工、IDG等知名投資方,頻繁的融資動作背後,蜂巢能源究竟有着怎樣的雄心壯志?

1

差異化産品打市場

2012年,長城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組成立,着手開展電芯的預研工作,直到2016年12月成立動力電池事業部,也就是蜂巢能源的前身。

恰逢當時産業遇冷,GGII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磷酸鐵锂動力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蜂巢能源發展一度陷入沉寂。

直到2018年10月,蜂巢能源從長城汽車體系中剝離到長城控股,與長城汽車并列為兄弟公司,市場也鮮有其消息。目前,并列的還有負責氫能闆塊業務的未勢能源。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好在2020年起,新能源行業迎來發展曙光,衆多锂電池廠商被推向市場聚光燈下,包括甯德時代、比亞迪等,就連默默無聞的蜂巢能源也開始嶄露頭角。

今年1-11月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166.8%,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13.9%,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明顯提升。

而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成本、續航裡程、安全性能等方面。資料顯示,電池、電控及汽車電子共占電動車物料總成本的約65%,其中,電池物料成本占比高達35%,是造車成本的大頭。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是以,锂電池廠商動态一直是行業内外人士關注焦點之一。

一直以來,蜂巢能源采用多元化電池技術發展路線,不僅在NCM高鎳的道路上發展,還在NCMA、NMx無钴,以及固态電池多條技術路線上共同跟進。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其中,頗具亮點的是其無钴電池研發。

目前,市面上動力電池主要分為磷酸鐵锂和三元材料兩大體系。磷酸鐵锂體系的電池主打低成本、高成本效益;三元體系的電池主打優質、高性能,一般用于中高續航版車型。而原本的三元材料是指NCM(鎳、钴、錳)作為正極,由于钴儲量小,産量不穩定導緻電池成本一直降不下來,就連特斯拉也将目光投向了“無钴電池”。

在這一點上,蜂巢能源快人一步。從2018年開始,其開始研究無钴電池;2019年7月,首次亮相全球首款NMx無钴電池;到2020年12月電池日上,公司宣布無钴電池正式接受全球預訂。目前,蜂巢能源的無钴電池已正式量産下線,能量密度可以達到265Wh/Kg,總成本下降5-10%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除此之外,其2019年開始研發NCMA四元電池,目前能量密度已經可以做到280Wh/Kg,具有耐熱、高溫産氣少,安全性更高等特點;CTP電池系統也較傳統PACK方案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特性。

而在工藝創新上,蜂巢能源采用的是高速疊片工藝,這與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确是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在此基礎上,公司還提出了更先進的超高速疊片3.0技術,目标速度0.125s/pcs,相比目前的0.25s/pcs,效率大大提升,并可用于大于600mm的大電芯生産,預計2023年量産。

總體來說,蜂巢能源在電池材料和制作工藝方面,具有一定差異化優勢。截止2020年底,公司已擁有境内專利2100件,境外50件。

2600GWh擴産的野心

擁有了一定技術基礎,蜂巢能源的客戶基礎也不差。

背靠長城汽車,蜂巢能源目前主要為其旗下的電動車品牌歐拉的全部車型進行配套。随着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定位于年輕人的歐拉汽車銷量也不斷增長,2020年歐拉汽車合計銷量為5.63萬輛,同比增長44.76%;2021年1-11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62.2%至11.4萬輛。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而經過配套長城歐拉的驗證,蜂巢能源的客戶群體也開始擴充。目前公司已經獲得吉利、東風、PSA、天際、零跑等國内外主流汽車廠家25個銷售定點。

蜂巢能源CEO楊紅新也在12月8日第二屆電池日透露,目前公司收到的乘用車訂單量已超400GWh。

然而,訂單在手,動力電池産能瓶頸卻成為了公司亟需解決的問題。

今年11月,全國動力電池的月裝車量首次突破了20GWh,達到了20.8GWh的規模,同比上升96%。其中,甯德時代以11.45GWh的裝車量,占據整個市場55%的份額,獨占鳌頭。

1-11月的總裝車量方面,甯德時代也以超過50%的市場佔有率,領先于排名第二的比亞迪16.6%,相較之下,蜂巢能源裝車量提升至2.61Gwh,排名第6,市場占有率僅有2%。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擴産是包括蜂巢能源在内的電池廠商奮起直追的直接方式。2020年底至今,蜂巢能源已在德國薩爾州、四川遂甯、成都、浙江湖州、安徽馬鞍山、南京溧水、江蘇常州金壇、江蘇鹽城設立基地,規劃新增産能将達229GWh,可以說,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擴産項目落地。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不過,這并不滿足于蜂巢能源擴産的野心。

就在12月8日電池日上,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在建産能增至297GWh,2025年規劃實作600GWh電池産能,對應有效産出450GWh。

一年融資200億,這家無钴電池鼻祖想要做老大

來源:網絡

600GWh電池什麼概念?

現在的電池老大甯德時代,預計到2025年的設計産能至少應達到520GWh;中航锂電到2025年規劃産能500GWh;國軒高科2025年計劃産能規模隻有300GWh。

海外的廠商,LG化學計劃到2023年規劃電池産能擴大到300GWh;SKI規劃2025年産能200GWh。

也就是說,蜂巢能源計劃在4年内,對标甯德時代争奪市場最大份額。

但是,動力電池擴産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資金和較長的時間周期,在這過程中,市場格局變化随時發生,蜂巢能源激進的擴産目标實作難度不小。

即便順利擴産,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能乘風而起。大多數機構預測,2025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在1TWh左右,而國内主流動力電池廠商2025年的産能規劃接近3TWh,這意味着可能有三分之二的産能将無人買單。

3小結

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動力電池無疑成了今年最熱鬧的細分領域之一,不僅各大動力電池廠商摩拳擦掌、暗自較勁,就連資本也欲紛紛下注。

不過,動力電池的競争并不會在短期内結束,擴充産能、降低成本成為各大廠商共同發展目标。在此背景下,二線電池廠商蜂巢能源提出大額融資并推進600Gwh擴産計劃的野心,試圖争奪這一巨大蛋糕。

擴産有必要,但市場需求量終将飽和,公司若不能憑借此次擴産跻身進入頭部企業,恐怕留下的便是産能過剩的一地雞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