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通報,12月5日至16日16時,浙江紹興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确診病例329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紹興部分地區、上虞全區被列入封控區。
如何幫助疫發地紹興患者排解看病難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獲悉,該院醫生自發組建了“紹興抗疫義診群”,免費幫紹興患者義診。
該微信群最早由幾位紹興上虞籍的醫生提出組建,短短5小時内就有200位醫生志願加入,并獲得醫院支援,專門在浙大邵逸夫醫院網際網路平台上線。疫情封控區的紹興患者可通過該醫院網際網路平台上傳病情,相對簡單的病情由醫生通過圖文、語音視訊的方式線上回複。如接到複雜病情,“接單”醫生會在義診群中讨論協調,再給出處理方案。

本文圖均由受訪醫院供圖
“一位36周孕婦,合并幹燥綜合症,一直用藥治療。本來約了上海醫藥手術,現因疫情已超過2周沒有産檢,很焦慮,詢問用藥該怎麼調整?”
“60歲乳腺癌術後患者,原定化療聯合靶向治療時間已到,因隔離外出困難,且不友善住院,近期膽總管結石複查有變化,詢問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政策是否要變化?”
……
“紹興抗疫義診群”裡,一條條紹興患者的線上咨詢需求跳出,200位醫生根據各自專業,讨論并給出診斷意見。截至17日,這個在3天前組建起的微信群,已服務1000多名紹興患者。
為紹興患者提供線上義診服務的想法,最早是由該醫院丁國平、葉炀等上虞籍醫生于12月13日提出。“我們就想,幫助當地患者解決一些就醫咨詢問題,也減輕當地線下門診的壓力。”
幾位醫生試着聯系周圍的同僚加入,不想一呼百應。該院院長蔡秀軍得知後大力支援。很快,随着醫生們志願加入,院方也協調網際網路醫院平台開出“紹興抗疫義診”綠色通道。
消化内科、心内科、皮膚科、乳腺甲狀腺外科……僅5小時,涵蓋近30個學科的200位醫生微信群滿群。14日,抗疫義診綠色通道開通上線。
“醫生們的集中回複時間定在18時-21時,利用下班時間,但很多醫生在中午吃飯的幾分鐘,都在抓緊回複,晚上也接受咨詢到很晚。”該院院辦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
薛先生是第一批咨詢患者的家屬之一。他人在甯波隔離,患惡性良性腫瘤的母親在上虞,急需靶向藥。母親的藥隻夠用到本周,薛先生連着幾天都在四處打聽:有沒有藥店還在營業,能不能托人從杭州開藥,怎麼送回上虞?可都沒有确切消息。
14日,他從朋友圈看到醫生轉發的“紹興抗疫義診”,18時線上留言。
“我們馬上在微信群溝通,最初想是代開藥快遞到上虞,但快遞無法送到。”“紹興抗疫義診群”群主董敏俊醫生說,接着,正在上虞衛健局挂職的邵逸夫醫院醫生華旭東馬上“接棒”,表示對當地比較熟悉,他來聯系。
當晚,華旭東聯系了上虞當地醫院,但都沒有存貨,最後抱着試試看的态度聯系上虞一家醫藥公司。次日一早,醫藥公司說有藥。他又與上虞中醫院聯系啟動緊急臨時采購,最快12月17日,醫院就能拿到藥。
12月14日這天晚上,邵逸夫醫院的醫生們完成了180多名患者和家屬的咨詢,很多專家結束咨詢已接近23時。
這幾天,義診模式也在摸索中慢慢完善。
“設了一個‘預檢’群,公布一些基本的服務資訊,如當地的藥品供應點、購藥通道等,讓患者了解到。如果問診過程中判斷患者存在需要急診就醫的情況,我們和當地醫院以及總院實時回報資訊,為患者建立綠色通道。”董敏俊告訴澎湃新聞:“我們不奢望線上解決所有的疾病問題,會給予患者最優化和最可行的指導和幫助,隻要患者有需要,義診會一直保留到當地疫情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