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内卷!智能家居出海争霸賽,海爾小米誰的未來更美的?

“中華酷聯”時代的落幕告訴我們,任何行業染指網際網路,結局隻會越來越卷。而随着手機戰事逐漸焦灼,廠商們齊頭駛入“智能家居”這一新賽道,短短幾年,諸如小米、華為這樣的新勢力就對傳統家電企業形成碾壓。如今小米以16.3%的市場佔有率穩居榜首,美的奮力追逐,至少以11.3%守住了基本盤,海爾雖然掉到10%以下,但後勁十足。現在,當智能家居沖向海外的時候,我們想知道,全球的競争,海爾與小米誰能代表國産尊嚴?

不内卷!智能家居出海争霸賽,海爾小米誰的未來更美的?

海爾小米都很強,各有優勢

單論份額而不看淨利潤,無異于耍流氓。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loT收入為209億元,其中智能電視占據主力,而海爾智家則為99.35億淨利潤,差距固然有,但隻是在“智能”這一方面,作為年收入穩定在2000億以上的家電巨頭,海爾有相當龐大的使用者基數,而去年小米在2459億元的淨利中,抛去手機業務,IoT收入隻有674億。

家電本就是海爾的遊樂場,隻不過“智能”這一詞,掩蓋了海爾的成就。

事實上,作為混迹家電行業十餘年的海爾,很早就想到智能家居的未來場景,隻不過海爾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不隻是想到年輕人對“智能”的追求,還有老一輩對産品便捷和品質的要求。

大船難掉頭,海爾也必須顧及所有使用者。至于IoT,目前還不是全民追逐的風口,對海爾而言,隻需站位,沒必要過分投入。

不想内鬥,海爾的目标更遠大!

大多數人認為,比起小米等手機廠商在家電領域不斷造勢,海爾幾乎在沉默,但事實并非如此,隻不過海爾有更遠大的目标。

11月22日,憑借《UPS不間斷電源空調項目在海外市場的應用》這一成果,海爾榮獲2021年度中國品質協會品質技術獎二等獎。這在國内幾乎沒有應用場景,但在部分海外地區卻是剛需。例如中非、南亞等地區,斷電時長發生,UPS蓄電池幾乎是必備品,而與UPS相配的家電卻少之又少,海爾則克服了這一難題,成為當地市場最受歡迎的家電品牌。

不内卷!智能家居出海争霸賽,海爾小米誰的未來更美的?

不止如此,憑借本土化這一營運政策,海爾還在北美打造低溫制冷制熱解決方案,在亞太研發5G共享空調解決方案,在中東非打造停電不停機的發電機空調等等。站在海爾角度,也許IoT更像是一個華而不實的“風口”,更多的是讓人更“懶”更享受,而不是真正解決某種問題。

事實上,IoT隻适合在國内生長,海外很容易水土不服,IoT也更像是海爾在國内的本土化營運政策之一。海爾有鴻鹄之志,怎麼會關心燕雀之“樂”?

出海掙錢,海爾小米誰更強?

IoT是技術進步的産物,目前來看,消費者很享受IoT所帶來的便捷。

不過,市場并不完全是以技術驅動,品牌才是核心,就像還未進軍家電的小米開始做IoT,有了手機領域的成功,消費者也習以為常的認為智能家居不會太差。對海爾而言,品牌就是其立足家電的金字招牌,未來大舉進軍IoT,隻會比小米更容易。

不内卷!智能家居出海争霸賽,海爾小米誰的未來更美的?

對于在海外市場的攻伐,小米最大的優勢是小米手機的成功,而海爾,家電出海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時下,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縱然手握IoT前沿技術,但技術并不能改變市場規則,市場依舊牢牢攥在海爾手裡,無論是國内還是全球。海爾都會慎重考量,不大舉進軍IoT也不是反應遲鈍,而是時機未到。

未來,當海爾真正把IoT作為重心将其推向全球時,小米等手機廠商能不能守住現有的市場佔有率?亦或是小米不給海爾活路?(作者:潛望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