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公司差點倒下!”在某國内領先的呼叫中心業務外包提供商工作的小李,至今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

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小李所在的公司遇到了難題。因為公司的呼叫中心坐席和裝置一直都在公司,但是當疫情到來時,同僚們被迫在家隔離,無法正常辦公,公司收入驟減。這個時候,數字化挽救了公司,在聯想魔方智慧客服系統的幫助下,2天内就實作了100%座席切換到SOHO模式,小李和同僚們實作了在家裡也能和之前一樣的工作。

這是過去幾年尤其是疫情後中小企業數字化變革加速的縮影。京東釋出的《中小企業數智化發展報告·2021》顯示,中小企業對于數字化的重要性已經達成普遍共識,超94.8%的中小企業給出了“重要”或更高評級。

一場轟轟烈烈的轉型之戰在上千萬家中小企業中打響。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數字化轉型路書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其自身特點,注定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比大型企業面臨更多難題,可以歸結為:

一是缺人才,遇到的是轉型人才欠缺,轉型基礎薄弱等問題;二是缺資金,轉型成本高昂、資源投入不足困擾着中小企業們;三是缺信心,疫情等帶來的不确定性市場預期讓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資料統計:89%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8%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踐行階段,自動化和可視化特征顯著。僅有3%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深度應用階段。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知道數字化的彼岸就在前方,但無論是目标,還是通往目标的路徑都非常模糊,導緻它們不會、不能、不敢邁出步伐。換句話說,它們缺乏一個路标。

在接受采訪時,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中小企業客戶業務群總經理王忠就帶來了這個路标。他表示,聯想在深度客戶調研過程中,總結出了系統衡量中小企業數字化水準的5個标準:技術,即技術規劃和應用的水準;投入,即企業用于數字化建設的資金使用情況和未來的預算水準;意識,是企業管理者是否有完備的數字化戰略思維;人才,即員工的數字化專業能力如何;決策,是多大程度上使用資料來指導和改進決策,并用資料來驅動業務的優化和更新,為企業建立競争優勢。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說實話,這5個标準就像5把尺子,也糾正了中小企業數字化的誤區,即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的轉型隻是一方面,需要轉型的是從意識到行動的方方面面,是從上而下的整個組織。

根據這5把尺子,聯想将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分為4類:

單點實驗型企業,這類企業的數字化實際應用較少,而且是孤島式的;

局部推廣型企業,企業管理者雖然對數字化轉型有一定認知,但缺乏整體戰略和技術指導,是以數字化應用隻局限在局部;

數字驅動型企業,這類企業已經有完備的數字化政策,業務發展也依賴于數字化應用和推動;

數字原生型企業,這是最頂級的數字化發展階段,企業将先進技術作為營運導向,在各個業務領域都有IT發展規劃和投入。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這4類企業,也代表着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階段,從點到面,進而擴充到企業縱深。從數量上來看,也是越往縱深走,企業數量越少。正如王忠所說,4類企業呈現出金字塔型的分布,60%的企業還在單點實驗型和局部推廣型階段。

至此,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了路标,當然,聯想在調研中也給出了路線圖,即6大需要數字化投入的場景:開發場景,供應鍊場景,客戶營銷及服務場景,企業管理場景,高效辦公場景,IT運維場景。

可以說,聯想總結出來的“5-4-6”堪稱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書,不僅描繪了數字化彼岸的美好,而且給出了駕駛方向。

數字化轉型變得清晰起來。

切中痛點

自駕旅行的朋友們都知道,有了路書隻是第一步,因為路上還會遇到數不清的難題,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們同樣如此,它們最需要的是一個一路同行的夥伴。

内生與外化的聯想是這個角色的合适之選。上面提到的“5-4-6”轉型路書,不僅是來自聯想的客戶調研,更是來自其成長和轉型路上的實踐認知。就像王忠所說,聯想最早也是中小企業,從中科院一間平房的11個人,成長為世界五百強。從2005年開始,聯想踏上數字化轉型之旅,尤其是最近幾年,加速向智能裝置、智能基礎設施、智慧服務的“3S”智能化轉型。這種數字化的内生轉型,讓聯想蛻變。據聯想财報,聯想中國21/22上半财年3S新業務收入占比已經高達26.6%。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作為聯想中國變革的親曆者,我們對于智能變革給企業帶來的模式更新、效率提升感同身受,切切實實是變革的受益者,未來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客戶完成智能化轉型。”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這樣說。

是的,數字化内生的聯想,同時走向數字化外化,将自己在數字化轉型中積累的能力和經驗對外輸出,幫助中小企業更好轉型。

本文開頭的那個故事中,為小李所在公司解決燃眉之急的聯想魔方智慧客服系統就是很好的說明。該系統在聯想内生,幫助聯想中國客服以不到400人完成近2000萬線上服務量,同時外化為中小企業賦能,不僅為企業解決疫情在家辦公,更是可以實作AI+客服,60%的客戶問題通過AI機器人自助解決,還能随時監測客戶情緒變化,讓溝通更有溫度。

更重要的是,聯想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力,精準地切中了痛點,筆者歸結為三點:一站式、可訂閱、個性化。

就像上面提到的,數字化轉型是複雜的系統化工程,絕不僅僅是購買數字化裝置那樣簡單,中小企業最需要的是一站式的交鑰匙方式。這方面,聯想提供PC産品、智能硬體、智慧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就直擊痛點。而且,在觸點上,聯想建構了聯想企業購、聯想百應智慧辦公平台、智商務融合店的全通路觸點,涵蓋線上與線下,一站式傳遞。

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最希望的是按需部署,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聯想的“可訂閱”就是為此量身定制,将硬體、軟體、服務分散的一次性采購模式,整合成了可訂閱的服務模式,中小企業可以按需進行組合訂閱。

個性化也非常關鍵,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參差不齊,這也決定了它們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契合自身階段的個性化服務。據王忠透露,聯想為單點實驗型、局部推廣型、數字驅動型、數字原生型的不同企業都提供了個性化的助力方案,進而讓外化更有針對性。

針對單點實驗型企業,聯想品類豐富的智能PC和智能辦公解決方案,精準地切中了其提升辦公效率的痛點。而面對局部推廣型企業,聯想提供的IT架構咨詢、上雲/伺服器/工作站、資産管理系統等,則直擊其缺乏IT架構整體規劃、局部業務單元管理效率低下的痛點。

某頭部汽車内外飾制造商的轉型經曆就非常典型,其在全國有很多分支機構和廠房,以前的固定資産管理是用人工手動統計,錯誤率較高,在聯想提供的高成本效益資産管理系統協助下,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觀:掃碼槍實時收集、彙總資料,而且采購、配置設定/調撥、維修、處置等環節還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專門開發的和雷射列印機相容的軟體可以在金屬上列印二維碼解決了固定資産盤點難題。

上面提到的那家呼叫中心業務外包提供商,則屬于數字驅動型企業,同樣屬于數字驅動的聯想将自身能力融合為擎天引擎,直擊這類企業缺乏高效資料管理和營運平台的痛點。除了魔方客服系統,聯想打造的MarTech、SalesTech、智能門店-智商務融合店也不斷豐富數字化武器庫。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内生與外化的聯想,與中小企業一路同行。

後記: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

在調研聯想幫助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筆者感觸頗深,總結起來是三個詞:肯幹,能幹,會幹。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被有的ICT廠商稱為雞肋,因為這塊市場看似龐大,但因為行業、地域分散,而且對成本敏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聯想卻肯幹這個事情,不僅有态度,更有行動:早在2019年就專門成立了中小企業客戶事業群,即使到現在國内大型ICT廠商中也很少有專門這樣做的。而且,聯想還釋出了貫穿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的“FAST光速引擎”,并以智慧中國行、線下客戶溝通會等多種方式面對面、一對一進行數字化教育訓練和咨詢。這裡面,透射的是聯想陪伴、助力中小企業成長的責任。

不僅肯幹,而且能幹。聯想在成長,尤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累的能力和經驗,讓其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在我看來,這是聯想最大的差異化,這不僅是能力和經驗,更是上升到基因。“5-4-6”的路标,就是聯想“能幹”的折射。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擺渡人”,為何是聯想?

能幹,不是蠻幹,而是會幹。不像有的ICT廠商做中小企業數字化是照搬大企業的做法,聯想是精準服務,“一站式、可訂閱、個性化”的做法能精準幫助中小企業,進而實作低成本、高效率,而且在體驗上有極強的獲得感。

“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是從一個個具體場景的解決方案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王忠的這句話送給那些正在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們,面對困難不退縮,躬身入局,解決問題才是正确選擇,而轉型路上,它們也不孤單,還有肯幹、能幹、會幹的聯想這個夥伴。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 知名暢銷小說《擺渡人》中的這句話令人感觸,對于受困于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們,最需要的就是聯想這樣的“擺渡人”,“渡己”的過程中積累了能力和經驗,是以更懂中小企業,更能“渡人”。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春天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