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随着西安三兆村拆遷進入尾聲,暫居村中的剃頭匠楊曉緒心生焦慮:“又得挪窩咧。”他已記不清第幾次更換住處,城中村越拆越少,楊曉緒的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小,祖傳的剃頭手藝面臨困境,他得想辦法應對。

楊曉緒今年55歲,長安區楊莊鄉人,祖上三代以剃頭為生。15歲時,他跟着大伯闖蕩西安,足迹遍及南郊的北池頭、廟坡頭、新開門、鐵爐廟、春臨村、曲江池等村莊,憑借楊家精湛的古法剃頭手藝和寬厚的為人,赢得了一批回頭客,在城南站住了腳。靠着一副剃頭挑子,楊曉緒不僅養活了自己,還娶了媳婦,供養了一雙兒女。

俗話說:“剃頭挑子一頭熱”。傳統剃頭挑子,由一根扁擔挑起一個爐子和一條闆凳,爐子用黃銅制成,上盛熱水,下裝炭火,一爐炭火可燒一整天。闆凳是花梨木抽屜凳,凳子下有三層抽屜,分别裝零錢、推子、磨石。楊曉緒使用的剃頭挑子制作于民國30年,有80年曆史,是楊家的傳家寶。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手工剃頭,靠一把手捏推子完成全部活路。講究“輕、快、淨”:入手要輕,推子不能蹭到顧客頭皮;動作要快,推子一把過,頭發茬才整端;活要幹淨,不留雜毛亂茬。手工剃頭隻剃“平頭”、“分頭”、“老電”(光頭)、“鍋蓋”,楊曉緒的顧客中,剃“老電”者最多,尤其是夏天,“光葫蘆”成了農村老人的“标配”。楊師傅剃“老電”有講究,先推光頭發,用熱毛巾把頭一悶,等頭皮熱透再上剃刀,“八豎九橫三拐彎”,五分鐘刮出一個“老電”。他将顧客的頭形分為“圓球”、“方塊”、“棗核”、“倒梨”、“葫蘆”5種,一看頭形便知道怎樣下手,輕車熟路。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除了剃頭,掏耳朵也是服務内容,楊師傅套耳朵不用耳挖勺,而是用一把自制的耳刀,掏時先小心地将刀尖插入耳孔,随即快速旋轉攪動,刀刃在清潔耳垢的同時,也會擦刮耳壁産生陣陣快感,讓顧客感到惬意。“老楊,你弄滴撩,哥舒服滴很很!”聽到顧客誇獎,楊曉緒就開心,小生意靠口碑維持,人家覺得好下次才會再來。在城中村,顧客來他攤上剃頭,更多是為了享受過程,聊天、洗發、剃頭、刮臉、捶背、掏耳朵……圖的是個舒坦。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楊曉緒認為手工剃頭技術并不複雜,主要在經驗,各家有自己的特色和絕活,他堅持每天出攤,保持“手熟”,剃頭匠最怕停工,一停工手就生,掙錢多少不重要,關鍵要有生意,攤子上有人。

剃頭匠想生存,單靠手藝還不行,還要會為人。楊曉緒是個有心人,他會記住每位常客的姓名,性格、愛好等,為顧客剃頭的同時,谝着閑傳,講人家感興趣的事,說人家愛聽的話,盡量讓顧客高興。一些人在楊曉緒這裡剃了30年頭,彼此成了朋友,他的剃頭挑子走到哪裡,顧客就跟到哪裡。楊曉緒很珍惜這些老關系,他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每一位都不敢怠慢,認真侍奉。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剃頭匠行走江湖,居無定所,食無定點,楊曉緒至今還保持着每天一鍋飯吃兩頓的習慣。剃頭挑子是典型的流動攤販,時常遭到城管驅趕和地痞的敲詐,還有挑剔顧客找茬刁難,受委屈是常态,但手藝人的營生不出攤就沒有收入,為了謀生,楊曉緒默默承受着許多煩惱。不對外人講。

傳承三代剃頭挑子,見證遠去的鄉村生活

2年前,楊曉緒想招個徒弟打下手,結果無人響應。招不來徒弟,兒子也不想學,三代家傳的剃頭手藝傳不下去了,老楊很是失落,“這個手藝有很多路數和講究,都是前輩總結出來的,失傳了實在對不起先人。”

剃頭挑子,作為一門傳統的民間手藝,見證了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今天,在郊區和農村,還有一些戀舊的顧客願意光顧流動剃頭攤。楊曉緒沒想過改行,他打算轉移到南邊的大兆鄉,那裡還有大片的城中村,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他說:隻要還走得動,就不會丢下肩上的挑子,用自己的手藝掙一份踏實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