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蘭亭序摹本》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貴似”,通過對褚遂良臨王羲之《蘭亭序》中鈎的批判,我們對此會有更深的認識。

1. 褚遂良臨《蘭亭序》與馮承素摹《蘭亭序》在鈎筆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表現為三類情況:

(1)省略鈎;

(2)弱化鈎;

(3)改變鈎的形态。

2. 對于鈎的省略應該了解為其不願意鈎。在筆畫結束時改變行筆方向“鈎”起是筆畫本身的要求,但是在手寫體中鈎的最終完成是書寫者意趣所在。對于鈎的省略隻能了解為褚遂良對鈎起後意趣的呈現沒有興趣。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對于不是字中末筆的鈎筆形态更是筆畫間承啟的需要,呈現着筆畫間内在的情意關聯,臨帖時對此的表現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褚遂良有時會有意地忽略。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3. 褚遂良對于鈎的弱化并非尋求一種《蘭亭序》原字外的别趣,而是對于《蘭亭序》鈎本身的功能與意義的忽略。鈎呈現為輕重、粗細以及角度的多種變化是因為有着相應的情意内涵,當以較重的筆觸來完成鈎筆時,必然要有相應的行筆動作,而這種行筆動作并不僅僅是鈎前筆畫完成後的順勢提鈎。顯然,褚遂良對此并沒有要求。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4. 褚遂良在臨作中改變原帖筆畫形态有如下情況:

(1)将折鋒鈎起改為弧線提起。在行筆中折鋒是需要緩行并瞬間調鋒來完成的,顯然這需要凝神用意,而弧線提起是最為友善省力的行筆方法。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2)将分段弧折的筆畫作折筆直接鈎起。這是将分段弧折的過程簡化處理,省去了由于情意表達需要的筆形漸變過程。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5. 褚遂良鈎筆變化中多将角度多變的行筆方向改為平鈎(豎鈎)和直鈎(卧鈎),平鈎與直鈎對于結字來說能夠起到正常的平衡作用,同時也減少了筆畫的動态與相應的字勢。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6. 當褚遂良将折鋒鈎起改為弧線提起時往往筆鋒對紙的壓力越來越弱,導緻鈎尖部分的墨量不夠,損傷鈎筆神氣,是未能将力送到筆畫末端的必然現象。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褚遂良摹《蘭亭序》,鈎筆為什麼與衆不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