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的疾病,其血液粘稠、内皮受損、動脈粥樣硬化、發炎刺激等病理狀态,是最終導緻組織器官缺血缺氧的基礎。活血化瘀療法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臨床上以活血化瘀類中藥組成的成藥,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較好的作用。

銀杏葉滴丸
銀杏葉滴丸的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冠心病、腦梗死是其主要的 适應症。冠心病的病機為“心血瘀阻,血脈不通”,活血化瘀是其主要的治療原則。
臨床研究顯示,銀杏葉滴丸可降低冠心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改善臨床症狀,抑制發炎反應及血小闆聚集,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态,進而起到預防血栓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明顯減少硝酸甘油的用量、調節血脂水準以及改善患者的中醫臨床表現;在藥理作用方面,銀杏葉滴丸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血小闆聚集、保護神經等作用 。
對于腦梗死來說,2017年的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中指出,結合腦梗死的病理學改變,中西醫結合理論提示了血瘀證的存在,且活血化瘀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腦梗死的臨床治療,無論是急性期還是恢複期均以活血通絡為主。
銀杏葉滴丸能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症狀,且能顯著降低與腦梗死相關的外周血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水準;臨床上可見阿替普酶聯合銀杏葉滴丸治療急性腦梗死同樣取得較好的療效。在藥理學方面,銀杏葉提取物除了抗血小闆、抗炎、預防血栓形成等,還能改善和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及腦細胞代謝,對腦梗死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銀丹心腦通由銀杏葉、丹參、燈盞細辛、山楂、絞股藍、三七、艾片、大蒜8味藥物組成。縱觀全方,攻補兼施, 故能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食化滞的功效。
藥理學研究證明,銀杏葉、丹參、絞股藍、大蒜和艾片能提高心肌抗氧化應激能力;銀杏葉還能通過調節自噬和抑制内質網應激,減輕動脈粥樣硬化;丹參可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減少心肌梗死後的心衰發生率;三七能抑制鈣超載、抗細胞凋亡;絞股藍和山楂具有調節血脂代謝的作用;燈盞細辛可抑制發炎反應、抗血小闆聚集。
銀丹心腦通,可通過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防治心衰,進而抑制缺血性心髒病發生,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預後。此外,該藥還有抑制交感神經張力、調節交感迷走神經平衡的作用。該藥療效确切,目前尚未見不良反應報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需要強調的是,銀丹心腦通常用于治療氣滞血瘀型患者,臨床用藥中需結合中醫辨證,根據證型指導用藥。
麝香通心滴丸
麝香通心滴丸,組方是依據《蘇沈良方》中至寶丹和傳統名方六神丸加減化裁而來,由人工麝香、人參莖葉總皂苷、蟾酥、丹參、人工牛黃、熊膽粉、冰片組成。具有芳香益氣通脈, 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冠心病穩定型勞累性心絞痛,中醫辨證氣虛血瘀證,症見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神疲乏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麝香能夠改善血管内皮細胞功能,促進恢複受損心肌細胞代謝水準,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延緩心室重構程序。熊膽粉能降低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及血小闆黏附率,降低血脂,抑制血栓形成。
蟾酥在抗炎、免疫調節、調節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人參莖葉總皂苷能夠通過清除體内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減輕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損傷,增強心肌功能,保護人體自身免疫系統。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抗凝、擴血管、改善微循環、通脈養血等功效,并能夠防止和減輕缺氧心肌超微結構的變化,對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還可改變血液流變學性質,降低血液黏稠度,并能增加心肌收縮力,使心輸出量增加。擴張血管,同時使腎動脈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進而減輕心髒前後負荷,發揮良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
總之,3個中成藥具有多靶點的功效,對于病機複雜的心腦血管疾病來說,尤其重要。可從多方面整體調節,往往能事半功倍,前提是辯證要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