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雍正登基當夜,就回到了潛邸(

雍親王府

),雍正回來兩個目的: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一是為了安全,畢竟剛剛登基,紫禁城不安全;二是為了斬草除根。把以前給他辦秘密差事的人都除掉。

其他人都好殺,就是邬思道這個人鬼精鬼精的,怎麼樣才能又把邬思道殺了,又不損害自己的名聲呢?雍正與邬思道的整個對話過程,至少動了三次殺心。而邬思道這個人精,求生欲非常強,都被他輕松化解。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我們來看看這三次殺機:

第一次殺機:我順便過來看看你。邬思道靠着跪,躲過去了。

雍正一進門就問:

“邬先生呢?”

那個時候全府的人可都在雪裡跪着呢。他就急匆匆地搞到邬思道屋裡了。邬思道一見到雍正馬上跪下來說:

參見皇上。

雍正說:

我順便過來看看你。

看到沒,從一進門就特意問邬思道的位置,到大言不慚地說:

這當中的細節如果不是邬思道一見面就跪下,估計他們兩個人連對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跪下預示着君臣名分已定。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第二次殺機: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邬思道靠着三不可用躲過去了。

雍正:

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邬思道:

萬萬不可!皇上,臣有三不可用。

第一:自己是受過刑的人,不可能立于廟堂之上。(

這也是清朝法律明确規定的

)

第二:自己在康熙朝是罪人,那在雍正朝不适合啟用。(

否則對雍正的孝順名聲有損

第三:雍正是皇帝,治國講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為主,而自己隻會陰謀詭計,同時已經江郎才盡。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這三條:前兩條表達了自己沒有争權奪利的野心。也沒有争權奪利的資本。一個罪人,一個前朝罪人,就算稍有才能,也無法立于廟堂。這是硬體條件規定的。

第三條正是表明了雍正是個堂堂正正的君王,肯定不會用他這些陰謀詭計。況且自己這麼經過這麼多年的煎熬,已經江郎才盡,沒有什麼實在用處了。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一個殘障人士翻不了多大的浪,對雍正也沒有威脅。自己這幾十年就像熬幹了的藥渣,精力都已經損耗完了。

也是側面的對雍正說,為了你的皇位我已經竭盡全力了,現在沒什麼用了,饒我一條命吧。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第三次殺機:想隐居也是要講政策的,邬思道自創了半隐,才最終躲過了雍正的殺機。

大隐居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先生想怎麼隐?

如果當時邬思道說全隐,到一個雍正找不到的地方。估計還沒到,就被殺了,畢竟他知道雍正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當時邬思道說到哪個鬧市隐居,估計還是被殺,因為雍正不确定在邬思道鬧市隐居,會不會被雍正的政敵抓住并利用。也還是要殺了邬思道。

雍正奪嫡成功後,深夜去見邬先生,那一刻他究竟有沒有動殺心?

是以邬思道自創了一個詞:

半隐。

邬思道:臣想半隐。找一個既能不參與政事,又能吃飯不至于餓死,又能讓皇帝随時找得到的地方。最終雍正把邬思道安排到了自己的心腹——

李衛那裡,既是監視,又是養老。這才全了這段君臣情意。

是以說宮廷政治鬥争是最殘忍,最無情的東西,普通老百姓隻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千萬别參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