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朱元璋死後,皇孫朱允炆繼位。可建文帝屁股還沒有坐穩,朱棣就打着“清君側,靖國難”的旗号起兵造反。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老朱生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朱允炆這個皇位能坐的踏實。為此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濫殺功臣,不惜留下了千古罵名,當然,臨終前老朱還給諸子留下一道聖旨——諸王應待在封地,不得進入京城。

盡管如此,但朱棣還是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取代了建文帝。那麼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之是以會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朱允炆在繼位後對于朱棣的一系列做法。

靖難之役前,朝廷就有人力勸朱允炆扣押朱棣之子來要挾對方。建文帝猶猶豫豫居然沒有同意。甚至在刀兵相向的時候,朱允炆還給手下下了一道口谕,不準任何人傷害他的叔叔朱棣,以免讓他擔上殺叔罪名。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看看朱允炆對待朱棣的态度,簡直真的是太好了,這也是令很多人不解的地方。既然已經到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了,朱允炆的做法實在是有悖常理。

朱允炆是敗了,但是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敗給了親情。

自從削藩以來,朱允炆并非隻針對朱棣,當然了,朱棣是重點,畢竟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了皇子中的最長者。可在朱棣之前,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如果照這個邏輯,那麼朱允炆沒有必要單單對自己最大的對手手下留情,否則的話,朱允炆就不是什麼仁慈之心,而是傻子了。

朱元璋之是以選擇朱允炆,其實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看上了他的寬厚仁慈,這一點朱允炆和他父親朱标還是有些相似之處,這兩人跟朱元璋性格正好相反。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朱元璋并不糊塗,他也知道他這一輩子隻能是建功立業了,那麼守護朱家天下的重任隻能留給這樣的接班人,畢竟國内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本來太子是朱标,皇帝也一門心思地培養朱标,如果朱标不死的話,皇位是輪不到朱允炆的。雖然作為皇孫适當的培養是必要的,但是并沒有當作接班人培養。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是以年紀輕輕就繼位做皇帝,除了朱元璋的告誡外,恐怕朱允炆隻能由着性子來了。可是朱允炆除了一身的溫文爾雅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了。能力上跟朱棣等一幫子皇叔們相比,是在是差了一大截。

但是有一件事朱允炆是清楚的,那就是皇權的穩定。他雖然沒有治國能力,但對曆史也不是不清楚。自古皇家多無情,就算是親兄弟、親爺兒倆都可以自相殘殺,更何況叔侄呢?這都是血淋淋的事實,畢竟皇帝這個寶座誘惑實在是太大,這也是朱允炆為什麼要削藩的理由。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是以朱允炆絕不會念及什麼叔侄情誼而對朱棣手下留情,他确實有過心慈手軟的時候,但絕非什麼叔侄之情,而是朱允炆本身的性格所緻。

這是朱允炆之是以失敗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中無大将可用,這也是緻命的。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為什麼打不過朱棣,是敗給了親情嗎?

朱元璋自建國以來設立錦衣衛與多種酷刑,殺害了大量開國功臣,其中大多數都是武将。是以等到朱允炆登基,面臨的就是無将可用的局面。以至于朱允炆用了李景隆這個草包,完全不會統兵打仗,在與朱棣作戰時屢戰屢敗,這個鍋朱元璋是背定了。

是以說建文帝朱允炆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并非他一人或者單一因素決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