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我談及了蜀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名将張飛,這位在電視劇中往往是狂暴風格的他,其實也有可愛的一面,那就是愛文人,比如跟蜀漢王朝名士劉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隻是劉巴為人比較清高,不愛搭理張飛。張飛的史料記載雖然不多,但是他的人生是飽滿的,看似是一個大老粗,實際上是一個粗中有細的名将,被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刻意的臉譜化了。
雖然張飛的結局也是令人唏噓的,不過也好歹堪稱蜀漢王朝武将權勢第一人。在蜀漢王朝有着這樣的權勢的武将,不僅僅隻有張飛一人,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武将存在。他不是别人,正是蜀漢王朝的中流砥柱,姜維,姜伯約。在蜀漢王朝曾擔任衛将軍,大将軍等職,獨掌蜀漢王朝的軍事大權。
姜維是何許人?他為什麼是特殊的存在呢?
姜維的特殊性,他本來是曹魏天水郡的一員小小戰将,擔任天水郡參軍一職,而且這個職位的來曆得多虧其父親姜冏為曹魏的奉獻犧牲。作為曹魏的公務員,姜維又是怎麼成為蜀漢王朝的中流砥柱,一代傳奇名将呢?
這個得多虧了一個人,那就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當年劉備稱帝後,就為義弟關羽報仇雪恨,興兵伐吳,結果被東吳大将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無奈病逝白帝城,諸葛亮成為托孤大臣,執掌蜀漢王朝軍政大權。為了繼承先帝遺志,興兵北伐曹魏,意圖匡扶漢室,一統中原。姜維也就是在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時候,無奈投靠諸葛亮的人,說得難聽一些就是:降将。
帶着降将身份的姜維,按理說是沒有機會出頭,或者很難有機會執掌大權的。但是,他遇到的是諸葛亮,一個頗有識人之明的賢相,一個頗需要人才的丞相。諸葛亮發現姜維也算難得一位人才,就很快提拔起來,直接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将軍,封當陽亭侯。《三國志》記載:“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将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這時候的姜維才27歲,似乎讓諸葛亮想起當年的自己,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也得到重用。
諸葛亮确實非常看重姜維,先給自己器重的接班人蔣琬說,他是涼州上士,又讓在統領蜀漢王朝的精銳部隊——虎步軍。升遷的道路,可以說非常快,在諸葛亮執掌蜀漢王朝軍政期間,一度成為諸葛亮的心腹愛将,遷征西将軍。諸葛亮的器重和提拔,為姜維在蜀漢王朝獨掌軍界奠定紮實的基礎。
諸葛亮死後,姜維的升遷之路沒有變過,而且在蔣琬費祎主政期間,已經開始領兵征伐了,其中多次西入羌中作戰,橫掃羌族蠻夷。劉禅這位大智若愚的皇帝,自從諸葛亮死後,就廢丞相一職,将軍事和政事分而治之,避免了被架空的危險。在政治上,多半依靠蔣琬和費祎的努力維持,在軍事上,也開始倚重姜維這位後起之秀。
具體的标志,是延熙十年(247年),姜維正式升為衛将軍,成為蜀漢王朝的高階武将。衛将軍是漢文帝設定,總領京城南北軍,是防衛部隊的統帥,蜀漢王朝沿用漢朝制度,姜維擔任衛将軍,具備與骠騎将軍、車騎将軍一樣開設将軍府的能力,而且執掌京城禁軍,更重要的事就是與當時的大将軍軍費祎共錄尚書事,也就是說具備一定政務管理權。
從此之後,在内以費祎為主,主管政務;對外,以姜維為主,征讨四方。這一年,姜維46歲,通過短短19年時間,姜維從一名降将,逐漸成長為蜀漢王朝的中流砥柱,堪稱一代傳奇。姜維的上位的原因是多樣了,無論是蜀漢王朝的人才匮乏,還是諸葛亮、劉禅等人的器重,總之,他成為蜀漢王朝的名将傑出代表之一。
費祎死後,姜維的軍事權力再度提升,再也沒有人可以壓制他北伐曹魏了,每次出兵就是數萬部隊,在接下來十幾年裡,大戰曹魏名将鄧艾、陳泰、郭淮等人,戰果累累,卻也飽受争議,尤其是内部支援的變化,劉禅後期開始寵信陳祗和黃皓,導緻陳祗的權力開始過大,超過了當時已經擔任大将軍的姜維,同時宦官黃皓開始幹預政事,操弄權柄,不停的迫害姜維。
被逼無奈,在蜀漢王朝無力支援北伐,在姜維北伐無功的時候,隻好前往沓中屯田避禍。這一次的躲避,讓司馬氏掌控的曹魏看到了滅蜀希望,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滅蜀之戰,鄧艾偷渡陰平,接着諸葛瞻敗亡,劉禅投降,姜維試圖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假意投降,勾結鐘會反叛。然而,鐘會無能,不敵胡淵而戰死。姜維,他親眼目睹這一切以後,知道複國再無希望,揮劍自刎。
一代傳奇名将,就這樣為了他的一生,為了他的蜀漢王朝,流盡最後的一滴血,這一年62歲。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文獻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