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風雨遼乾陵,為何近千年來不斷被盜墓賊光顧?

通常來說,遊牧民族政權崇尚簡葬,不喜奢靡,但是由于蕭太後對遼朝特殊的曆史貢獻,以及遼朝不斷接受漢化,在其死後,遼聖宗給母親蕭太後進行了風光大葬,陪葬寶貝無數,大概也正是這些寶貝,讓蕭太後死後不得安甯。

由于契丹發源于現在的遼甯地區,其墓地選在了錦州市北鎮市的一個村子裡,也就是遼乾陵,在遼國政權衰亡以後,這裡就成了盜墓賊經常光臨的地方。

遼乾陵第一次遭到大規模破壞是在遼朝末期,在東北崛起的金國,不斷侵蝕遼國的勢力範圍,遼乾陵所在的錦州地區不久淪陷,由于金國比遼國更野蠻,更缺錢,在公元1119年将乾陵盜掘,裡面的珍寶被搶掠一空。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此後,金國遷都汴京,遼國故地因為戰亂更加荒蕪,此時南方一些盜墓賊大規模湧入,将遼國的陵墓進行了洗劫,遼乾陵也在其中。

遼朝被推翻後,晉朝與蒙古大肆征召契丹人參加戰争,最終使得契丹民族融入到其他民族當中,契丹文化也逐漸消亡,遼朝墓葬處于安靜時期,清軍入關後,禁止中原人口到東北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遼朝的大規模墓葬。

一直到清朝被推翻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引發一系列的盜墓事件,遼乾陵在這時被當地饑民給挖掘了。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此後,在抗戰時期,熱衷于中國曆史,尤其是熱衷遼金元清曆史的日本人,再次将目光聚集到遼乾陵上,為其侵略提供理論依據,遼乾陵再次被盜。

由于戰争時期的破壞,以及遼文化的冷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人們并不關心遼乾陵在哪裡,到1971年,人們在挖防空洞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座遼代墓葬群,經過專家考察,這就是遼乾陵。

上個世紀90年代時,遼乾陵中的寶貝開始逐漸問世,比如蕭太後的皇冠和鳳袍在1991年分别現身錦州和丹東。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遼朝蕭太後的黃金壽衣價值34億,為何無人敢盜?

1995年,有消息傳蕭太後的黃金壽衣存世,引發考古學界的極大震撼。這件黃金壽衣又叫做“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是由一萬根細小的金絲織布手工織成,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彰顯了遼朝時期的最高技術水準,對後世學者研究契丹文化有着重要的價值。

相關資料顯示,著名的文物專家裴元博将蕭太後的黃金壽衣譽為國寶級别的文物,他估價起碼可以賣到34億,之是以是這個價錢,大概他認為,當時漢朝的金縷玉衣的最高估價為24億,蕭太後的名人效應比漢朝的王爺要大,是以比他們多10個億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至于,為何蕭太後的黃金壽衣為何能夠儲存下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由于壽衣不顯眼,是以好幾波盜墓賊并不識貨,是以錯過了;另一種說法是,壽衣不吉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壽衣的價值都不高,是以盜墓賊一般都不會去觸碰。

我認為這些說法都是不成立的,首先來說,盜墓賊不識貨說,如果一個兩個人錯過的話,倒是情有可原,但是從古到今經曆這麼多波盜墓賊還能錯過,顯然是不現實的事。其次再說盜壽衣不吉利的說法,如果盜墓賊有忌諱的話,估計也不會盜墓了。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我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某一次大規模盜墓的過程中,将所有蕭太後的東西全部盜走,并且儲存在一處,是以才會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集體出現,這也再次反證,如果盜墓賊漏掉壽衣,為何壽衣會和鳳冠等文物在同一時間問世?

其實,我查了很多資料,關于這件黃金壽衣的資料很多,甚至連工藝都說得很詳細,而且還有很多高清圖檔,但是我有一點不太清楚,所有的資料都顯示這件壽衣在1995年出現過,但是現在在什麼地方,在哪個博物館,或者被何人收藏,都沒有消息,所謂估值34億,也隻是一句沒頭沒尾的廢話。

蕭太後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與大家如此關心這件壽衣相反的是,蕭太後的遼乾陵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如果說在21世紀之前,遼乾陵受到破壞,我們無法阻止。

讓人震驚的是,在2003年盜墓賊打入地下八米多深,已經破爛不堪的遼乾陵再次遭到盜掘,可怕的是這一消息一直到2006年才被《遼沈晚報》報出,此前,連那個兩尺多寬的盜洞都沒有人管,甚至有膽大的村民,也可以下去“參觀”。

我想曆史的悲涼,莫過于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