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不幸病逝。此時的蜀軍,可謂在風雨飄搖之中,擎天巨柱諸葛亮的病逝,使蜀軍失去了靠山、失去了信念,感覺天都要塌了。雪上加霜的是,主心骨諸葛亮去世後,蜀軍内部發生了内讧,長史楊儀和先鋒魏延的沖突全面爆發,刀兵相見。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此時的蜀軍,還在五丈原前線,前方有曹魏司馬懿大軍,自己内部卻鬧沖突,群龍無首,稍有不慎,便可能全軍覆沒。幸好諸葛亮臨終前偷偷留下一人,穩定了蜀軍,先後除掉兩大危險分子,使蜀漢轉危為安,延續29年壽命。

第一個危險分子:魏延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臨終前,安排了後事,讓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還補充了一句,如果魏延不聽從指令,你們自行傳回成都即可,别管魏延了。諸葛亮安排後事不久,便去世了。長史楊儀成為臨時主帥,派費祎到魏延軍中傳達讓其斷後的指令。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魏延聽後,非常不滿:“丞相雖然病逝,可是魏延我還在。丞相的靈柩,隻需要派遣丞相府的長史之類的屬官護送回到成都安葬即可,大軍随着我繼續北伐,怎麼能夠因為丞相一人的死亡而放棄恢複漢室江山的大事呢?況且我魏延是什麼人,怎麼能夠聽從“小人”楊儀的号令,為其斷後。”

魏延說罷,想讓費祎留下,共同反對楊儀,号令諸将。費祎聽了之後,感到不妙,想溜之大吉,便訛道:“好吧,我回去勸勸楊長史,他隻是一個文官,不懂軍事,肯定不敢違抗。”費祎說完之後,就溜之大吉了。魏延反應過來,知道受了費祎的蒙騙,可是已經追不上了。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三國志》:祎绐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祎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費祎回到楊儀大營後,将魏延對他說的話如實禀告了楊儀。楊儀聽了費祎的話之後,知道魏延對自己不滿,于是提前退兵,同時向成都的後主劉禅上表,“污蔑”魏延謀反。費祎的話,讓楊儀占得了先機,先派出王平分化瓦解了魏延的軍隊,後派出馬岱斬殺了魏延父子。楊儀能夠順利除掉魏延,費祎居功至偉。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第二個危險分子:楊儀

在除掉魏延後,楊儀、費祎、姜維等人護送諸葛亮靈柩,安全回到成都。後主劉禅封有功之臣,如封蔣琬為尚書令,不久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後升為大将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此時,蔣琬作為諸葛亮的繼承人,掌握了蜀漢大權,封費祎為後軍師,封楊儀為中軍師。

可是楊儀大失所望,認為自己和蔣琬都是丞相參軍長史,而自己還比蔣琬資格老,再加上自己護送諸葛亮靈柩有功,自以為可以繼承諸葛亮的權勢,可是現在卻屈居于蔣琬之下,心裡非常不痛快。他于是經常對别人抱怨自己的遭遇,言語之間流露出對蔣琬的不滿。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當時其他人誰也不敢多說什麼,隻有費祎前去勸導安慰楊儀。楊儀看到費祎後,終于找到了可以訴苦的人,于是将自己的苦衷和不滿對費祎說了一遍,其中好多“大逆不道”的話,如“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甯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複及。”

費祎聽了之後,認為楊儀有反叛之心,感到事态重大,于是寫了一封奏折,向後主劉禅舉報。楊儀也是以被廢為庶民,被流放到漢嘉郡。可是楊儀到了漢嘉郡之後,還不思悔改,繼續上書诽謗,言辭更加激烈。劉禅無奈,于是指令郡守收押楊儀。楊儀聽了之後,畏罪自殺。

《三國志》:十三年,廢儀為民,徙漢嘉郡。儀至徙所,複上書诽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諸葛亮死前偷偷留一人,除掉兩大危險分子,卻為蜀漢延長29年壽命

結語

費祎就是諸葛亮臨終前偷偷留下的賢臣,先後輔助除掉了魏延和楊儀兩個危險分子。正是費祎輔助楊儀,除掉了魏延,後又向後主劉禅密報楊儀的“壞話”,又除掉了楊儀。

正是由于費祎“除掉”了魏延和楊儀兩個危險分子,蜀漢内部才安定下來,按部就班地運作。直到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逼近成都城下,劉禅開城門投降,蜀漢才滅亡。這一年,距離諸葛亮病逝的234年,整整過去了29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