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建國時立下的一個制度,實際上為明朝滅亡埋下伏筆!

說到明太祖朱元璋,熟悉明史的人會想到不就是從放牛娃最後當上皇帝人嘛!沒錯,就是他,他的一生堪稱傳奇,白手起家什麼都沒有硬是通過自己努力奮鬥改變自己,最後自己登上皇位!他為明朝乃至後世做過很大貢獻,比如說洪武十三年廢除幾千年以來的宰相制度,到了成祖時期建立内閣成為資本主義萌芽的開始。本人驅逐胡擄恢複中華,終宋一代幾百年也未能收複的燕雲十六州便是在他手中收回,他的功勞足可以和秦皇漢武比肩,但為政的時候犯的一個錯誤,卻為後面的明朝埋下了伏筆,接下來就讓小編跟大家一起認識下吧!

朱元璋建國時立下的一個制度,實際上為明朝滅亡埋下伏筆!

??洪武初年在大封功臣之後,為了朱家天下計,擔心這些武将功臣有可能會反自己,于是想起一個主意分封藩王。按理說明明有西漢西晉的例子擺在那裡,為什麼他還要做?其實這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第一他會在皇明祖訓中制約這些藩王不要有異動,好好的輔佐中央政權,大明的江山需要這些兒孫去珍惜。第二他洪武三年主要分封的三個王,老二秦王分封西安,老三晉王分封太原,老四燕王朱棣分封北平。如果老二有異動,老三老四肯定不會同意,老三有異動老二老四也不會同意,這些藩王之間互相制約起到很好的作用,朱元璋還是老成謀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後老二老三都在朱元璋前面去世,後面再也沒有人能制約朱棣,于是朱元璋死後四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逼迫建文帝朱允炆退位,然後自己自立為帝,改年号永樂。

朱元璋建國時立下的一個制度,實際上為明朝滅亡埋下伏筆!

??當時搞分封其實很早就有人看出來分封會出事,那個人是山西的一個小吏,上疏朱元璋跟他說搞分封容易出事情,比如說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如此。各地藩王如果手中有軍隊掌握了大量的權利,未免會出現藩王篡位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在曆史上屢見不鮮。可大家知不知道當時朱元璋看到這份奏疏的反應,他氣死了!好小子竟然敢離間骨肉,于是派錦衣衛把他從家鄉抓到南京來,要親自射死他。胡惟庸看到皇帝生氣,于是跟皇帝好言相勸,皇帝把葉伯巨關入天牢,不久之後死在了獄中。

朱元璋建國時立下的一個制度,實際上為明朝滅亡埋下伏筆!

??我們現代人來看其實這個小吏說的很對,後面的情況不都被他說到了,可大家知不知道當時他上奏疏的時候那些藩王都還沒有就藩。事情碰到自己老朱家的時候,他老人家就糊塗了!就因為這樣的藩王政策,以至于到了明朝末年可以說遍地都是王。朱元璋說的底薪養廉政策說的好聽一點是為了老百姓,其實大部分都是這些王爺中飽私囊,有的王爺不幹正事每年都有那麼多俸祿可以領,官員工資低,以至于明朝中後期官員A錢受賄的事情屢見不鮮,尾大不掉之勢已經形成。

如果明朝按照秦朝搞郡縣制度,明朝末年那些王爺的下場也不會那麼悲慘,末年在北方的大部分王爺都死在農名軍之手,著名的福王就是被闖王李自成活活煮死,可見當時老百姓有多麼痛恨明朝王爺。明朝的王爺曆盡兩百多年,生下來不幹事情就有這麼多好處可以得,哪裡會顧得上民間老百姓,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根朱元璋施行的分封制度,把這些王爺養懶了,什麼事情都不做的後果隻有自取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