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建国时立下的一个制度,实际上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

说到明太祖朱元璋,熟悉明史的人会想到不就是从放牛娃最后当上皇帝人嘛!没错,就是他,他的一生堪称传奇,白手起家什么都没有硬是通过自己努力奋斗改变自己,最后自己登上皇位!他为明朝乃至后世做过很大贡献,比如说洪武十三年废除几千年以来的宰相制度,到了成祖时期建立内阁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本人驱逐胡掳恢复中华,终宋一代几百年也未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便是在他手中收回,他的功劳足可以和秦皇汉武比肩,但为政的时候犯的一个错误,却为后面的明朝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就让小编跟大家一起认识下吧!

朱元璋建国时立下的一个制度,实际上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

??洪武初年在大封功臣之后,为了朱家天下计,担心这些武将功臣有可能会反自己,于是想起一个主意分封藩王。按理说明明有西汉西晋的例子摆在那里,为什么他还要做?其实这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第一他会在皇明祖训中制约这些藩王不要有异动,好好的辅佐中央政权,大明的江山需要这些儿孙去珍惜。第二他洪武三年主要分封的三个王,老二秦王分封西安,老三晋王分封太原,老四燕王朱棣分封北平。如果老二有异动,老三老四肯定不会同意,老三有异动老二老四也不会同意,这些藩王之间相互制约起到很好的作用,朱元璋还是老成谋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后老二老三都在朱元璋前面去世,后面再也没有人能制约朱棣,于是朱元璋死后四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逼迫建文帝朱允炆退位,然后自己自立为帝,改年号永乐。

朱元璋建国时立下的一个制度,实际上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

??当时搞分封其实很早就有人看出来分封会出事,那个人是山西的一个小吏,上疏朱元璋跟他说搞分封容易出事情,比如说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如此。各地藩王如果手中有军队掌握了大量的权利,未免会出现藩王篡位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可大家知不知道当时朱元璋看到这份奏疏的反应,他气死了!好小子竟然敢离间骨肉,于是派锦衣卫把他从家乡抓到南京来,要亲自射死他。胡惟庸看到皇帝生气,于是跟皇帝好言相劝,皇帝把叶伯巨关入天牢,不久之后死在了狱中。

朱元璋建国时立下的一个制度,实际上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

??我们现代人来看其实这个小吏说的很对,后面的情况不都被他说到了,可大家知不知道当时他上奏疏的时候那些藩王都还没有就藩。事情碰到自己老朱家的时候,他老人家就糊涂了!就因为这样的藩王政策,以至于到了明朝末年可以说遍地都是王。朱元璋说的底薪养廉政策说的好听一点是为了老百姓,其实大部分都是这些王爷中饱私囊,有的王爷不干正事每年都有那么多俸禄可以领,官员工资低,以至于明朝中后期官员贪污受贿的事情屡见不鲜,尾大不掉之势已经形成。

如果明朝按照秦朝搞郡县制度,明朝末年那些王爷的下场也不会那么悲惨,末年在北方的大部分王爷都死在农名军之手,著名的福王就是被闯王李自成活活煮死,可见当时老百姓有多么痛恨明朝王爷。明朝的王爷历尽两百多年,生下来不干事情就有这么多好处可以得,哪里会顾得上民间老百姓,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根朱元璋施行的分封制度,把这些王爷养懒了,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后果只有自取灭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