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人号稱“萬人敵”,為何被兩個傷兵斬首?劉備道破真相
導語:三國時期的猛将很多,但要說最富有戰鬥精神的猛将,這個人還是張飛。他是屠夫出身,年輕的時候喜歡結交天下英雄,在涿郡偶然結實劉備、關羽兩人,因為三人理念一樣,由此結為異性兄弟。後來劉歇業三兄弟參加虎牢關之戰,張飛強挑天下第一猛将呂布,徐州之戰時繼續單挑呂布,當陽橋之戰時一人吓退曹操百萬大軍,漢中之戰時把曹魏名将張郃殺得潰不成軍,由此得到了“萬人敵”這個稱呼。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何張飛的武藝如此高強,但最後卻被兩個傷兵斬首?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先從張飛遇害的時候說起,當年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之後自稱漢中王,然後把荊州交給關羽駐守。關羽趁着軍隊士氣旺盛的時候攻打盤踞在襄樊一地的曹仁軍隊,曹仁被關羽打得節節敗退,連于禁和龐德的援軍都被關羽全殲。但此時東吳不滿意現狀,東吳大都督呂蒙趁着荊州防守空虛的時候出兵偷襲然後斷關羽的糧道,關羽大軍因為缺少補給瞬間潰敗,最後被呂蒙斬首。劉備聞訊大怒,帶上張飛一起攻打荊州,目的就是要為關羽報仇,同時再拿回荊州一地。
張飛聽到關羽身死的消息也悲痛不已,得知準備出兵的消息後指令軍隊三天内做包白旗和白甲,軍隊要挂孝伐吳!可是這時候張飛有兩個手下名叫張達、範疆,他們認為這件事不可能完成,希望張飛可以寬限一些時間。
張飛聽到後非常生氣,因為他是軍隊主将,他的要求就是指令。張飛看見張達、範疆這些反應就是認為他們抗命,為了彰顯軍威,于是把兩人鞭打五十大闆。張達、範疆兩人懷恨在心,兩人商議之下,趁着張飛睡覺的時候割下他的頭顱然後投奔東吳。
劉備知道張飛身死的消息已經過了三天,他的除了傷心之外就是後悔,因為他從來沒有讓張飛改掉這個暴躁的性格,更多的是寬容張飛。當年三兄弟三顧茅廬的時候,張飛認為諸葛亮擺架子,差點用一把火燒了諸葛亮的茅廬,幸好劉備組織了他的動作,不然就沒有諸葛亮輔佐,更不會有蜀漢政權。
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攻打長沙,關羽生擒長沙守将黃忠之後告訴劉備:“某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将來。”劉備說:“吾恐翼德躁暴,殺了黃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殺之無益,留之可為解和之地。”劉備這句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張飛的弱點,他就是暴躁而且沉不住氣。張飛連荊州大将黃忠都沒給面子,也不會顧慮任何人的感受,更何況張達、範疆兩個小兵呢?
??
結語:張飛不服輸而且暴躁的性格,讓他對敵天下猛将的時候可以遊刃有餘,而且也可以從這些人身上學習更多更強的武藝,但也正因為這種性格害死自己。都說性格決定成敗,這句話一點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