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我們常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一點表現在漢字内涵上尤其明顯。打個比方,同樣是用來表示君王身份的詞,“皇帝”和“國王”聽起來氣勢就完全不一樣,前者一聽就讓人聯想到君臨天下、四海稱尊、八方來朝,後者卻隻是單純表達一國首領的意思,氣勢大大削弱。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這就像在視訊網站上充會員,雖然大家都是來看視訊的,可“VIP使用者”聽起來就是比“普通使用者”權限大(當然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是以如果把“日本天皇”改成“日本國王”,那氣勢也會少了三分,而“天皇”這個稱呼,日本至今仍然在使用。

事實上,日本統治者的“天皇”稱号并不是從古沿用到今的,日本最早開始使用“天皇”稱呼是在明治時期(公元1868年-公元1912年),距離現在也就100多年。而“天皇”這個稱号被應用在書面文字上的最早記載是1936年左右,那時候日本正準備發動戰争。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雖然我們知道日本是戰敗國,但日本的天皇文化依然保留,世界上保留了王室的國家其實并不少見,但其他國家都是用“國王”稱号,唯獨日本繼續沿用“天皇”,與“皇帝”意義基本等同。雖然如此,有個國家卻不承認日本的“天皇”。

這個國家就是南韓。曆史上的南韓隻在1910年至1945年不得已稱日本天皇為“天皇”,其他時候都不承認這個稱号,而是稱其為“日王”,意為“日本國王”。按實際意義來講,這兩者聽上去似乎也沒多大差別,為什麼南韓對這個稱呼分外在意呢?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當然是因為“皇帝”的特殊意義。“皇帝”一詞源于秦始皇,有合中國遠古“三皇五帝”功業在一身、四海獨尊的意思,而曆史上的中原王朝長期作為周邊各國(包括日本、越南、琉球等國)的宗主國存在,是以中國的君主地位與藩屬國的君主地位當然要有所差別。

史書記載,日本飛鳥時代(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的聖德太子曾經遣使者入隋朝,向隋炀帝獻國書,但因為他在國書上以“皇帝”自稱,引得隋炀帝大怒,險些發兵東渡日本向他問罪,後來被勸止。《隋書》将這一段曆史記錄為:“日出處天子緻日落處天子”。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在這之前,中國對日本君王的稱呼都是“倭王”或者“大王”。而在南韓看來,日本現今使用的“天皇”稱号是對“皇帝”稱号的一種複制,但曆史上的日本從來沒有做過東亞地區的第一強國,且曆史上的日本多次陷入分裂戰亂,大一統的王朝非常少見。

另外,日本史書上記載的126代天皇,有不少都活在神話傳說裡,實際并不存在;而存在過的“天皇”,又曾長期被幕府将軍搶走地位,成為傀儡,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皇帝”資格。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将“皇帝”稍作變化改成“天皇”,是帶有目的性的。

有個國家不承認日本天皇,認為中國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隻是國王

是以南韓始終認為日本的君主隻是“國王”,不應該稱“皇帝”。其實在筆者看來,這些稱号都是封建君權的産物,而曆史已經證明封建專制必将被淘汰,不管現在的君王用什麼高貴字眼自稱,都改變不了曆史的走向。對此,你如何看待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