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表现在汉字内涵上尤其明显。打个比方,同样是用来表示君王身份的词,“皇帝”和“国王”听起来气势就完全不一样,前者一听就让人联想到君临天下、四海称尊、八方来朝,后者却只是单纯表达一国首领的意思,气势大大削弱。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这就像在视频网站上充会员,虽然大家都是来看视频的,可“VIP用户”听起来就是比“普通用户”权限大(当然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把“日本天皇”改成“日本国王”,那气势也会少了三分,而“天皇”这个称呼,日本至今仍然在使用。

事实上,日本统治者的“天皇”称号并不是从古沿用到今的,日本最早开始使用“天皇”称呼是在明治时期(公元1868年-公元1912年),距离现在也就100多年。而“天皇”这个称号被应用在书面文字上的最早记载是1936年左右,那时候日本正准备发动战争。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虽然我们知道日本是战败国,但日本的天皇文化依然保留,世界上保留了王室的国家其实并不少见,但其他国家都是用“国王”称号,唯独日本继续沿用“天皇”,与“皇帝”意义基本等同。虽然如此,有个国家却不承认日本的“天皇”。

这个国家就是韩国。历史上的韩国只在1910年至1945年不得已称日本天皇为“天皇”,其他时候都不承认这个称号,而是称其为“日王”,意为“日本国王”。按实际意义来讲,这两者听上去似乎也没多大区别,为什么韩国对这个称呼分外在意呢?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当然是因为“皇帝”的特殊意义。“皇帝”一词源于秦始皇,有合中国远古“三皇五帝”功业在一身、四海独尊的意思,而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长期作为周边各国(包括日本、越南、琉球等国)的宗主国存在,所以中国的君主地位与藩属国的君主地位当然要有所区别。

史书记载,日本飞鸟时代(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的圣德太子曾经遣使者入隋朝,向隋炀帝献国书,但因为他在国书上以“皇帝”自称,引得隋炀帝大怒,险些发兵东渡日本向他问罪,后来被劝止。《隋书》将这一段历史记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在这之前,中国对日本君王的称呼都是“倭王”或者“大王”。而在韩国看来,日本现今使用的“天皇”称号是对“皇帝”称号的一种复制,但历史上的日本从来没有做过东亚地区的第一强国,且历史上的日本多次陷入分裂战乱,大一统的王朝非常少见。

另外,日本史书上记载的126代天皇,有不少都活在神话传说里,实际并不存在;而存在过的“天皇”,又曾长期被幕府将军抢走地位,成为傀儡,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资格。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将“皇帝”稍作变化改成“天皇”,是带有目的性的。

有个国家不承认日本天皇,认为中国皇帝才是皇帝,日本的只是国王

所以韩国始终认为日本的君主只是“国王”,不应该称“皇帝”。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些称号都是封建君权的产物,而历史已经证明封建专制必将被淘汰,不管现在的君王用什么高贵字眼自称,都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对此,你如何看待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