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是南宋與金國關系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宋金雙方在持續了十五年的激烈戰争之後,都已疲憊不堪,雙方都感到憑借武力與戰争,并無法征服對方,開始進入議和階段。金國方面是金熙宗完顔合剌在位,完顔合剌是個溫和的鴿派,在他的大力促成下,宋金之間的“紹興和議”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作為主戰派的中流砥柱,嶽飛對宋金議和的現狀極為反感,他堅持認為,用武力北伐中原,收複失地,迎還二聖,還于舊都,才是宋高宗應該做的事。君臣之間因為戰和大計,出現了不可調和的沖突。宋高宗趙構迫不及待急于和金國議和,耿直倔強的嶽飛已經成為他議和的巨大阻力。宋高宗最終兇相畢露,在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在臨安府诏獄中賜死嶽飛,釀成千古奇冤。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在嶽飛遇害之前的當年四月,他還對自己面臨的危險處境惘然無知,還在一門心思籌劃考慮擊滅金國的戰略。十餘年的宋金戰争實踐業已證明,南宋軍隊中除了嶽家軍等一部分部隊,具備同金兵正面硬抗的實力,整體而言,并不具備在正面戰場上大規模圍殲金軍有生力量、完全掌握占據主動的條件。要想實作迎還二聖收複中原的宏圖偉業,必須出奇制勝不可。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嶽飛畢竟是不世出的天縱奇才,他最終研究出了一條擊滅金國的錦囊妙計。《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嶽飛在楚州前線視察防務時,召見了行營前護軍水軍都統制、兩浙西路副總管李寶。李寶雖然名氣不大,卻是在宋金戰争中成長起來的嶽家軍虎将。

嶽飛召見李寶,向他面授機宜,提出了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大膽構想。南宋軍隊的步騎兵的實力,隻能在正面戰場上勉強與金兵打個勢均力敵。但金國軍隊有一個緻命弱點:不善水戰,缺乏一支能征慣戰的水師部隊,而水師卻是南宋的強項。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是以嶽飛認為,南宋應該從水師上大做文章,派遣一支精銳水師,從江南揚帆北上,直撲金國統治區的山東、河北、遼東沿海,展開登陸作戰,出其不意攻略金國州縣,圍殲其有生力量,開辟對金國的第二戰場,與陸上部隊配合形成鉗形攻勢,有極大可能逆轉宋金戰局。

李寶聽了嶽飛的計劃怦然心動,當月就組織一支小規模水師部隊,從浙江揚帆北上,直撲山東。金國猝不及防,李寶的水師取得了豐碩戰果,“乘海至遼東,遼土大擾”,“焚登州及文登縣而還”,初步證明了嶽飛這條錦囊妙計的可行性。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20年後的紹興三十一年,宋金之間戰争再度激烈展開。金主完顔亮發傾國之兵,水陸并進,大舉南下進攻南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一直打到長江北岸,南宋軍隊無法抵禦,防線接連被突破,一時陷入前所未見的巨大危機之中,宋高宗慌了手腳。

嶽飛遇害之前留下一條錦囊妙計,20年後讓南宋躲過一場大禍

危急時刻,仍在宋軍水師任職的李寶,想起了嶽飛當年制定的這條妙計。他挺身而出,主動請纓,要求帶領水師出海北上,直搗金國巢穴,“臣仰憑天威,掩出不意,因其驚擾而疾擊之,可得志”,“萬有一不任,甘死無赦”。

紹興三十一年十月,李寶帶領水師揚帆出海,浩浩蕩蕩北上山東沿海。并在唐島成功伏擊金國水師主力,“是役,破金軍七萬,俘三千餘人,逐金國工部尚書、水軍都統制蘇保衡,斬金人王族、水軍副都統制完顔鄭家奴等六人,獲其統軍符印與文書、器甲、糧斛以萬計。餘物衆不能舉者,悉焚之,火四晝夜不滅”。

正在長江邊籌劃渡江戰役的金軍,聞聽後方山東遭遇宋軍猛攻,7萬餘人被殲,一時軍心大亂,兵無鬥志,産生激烈内讧,金主完顔亮在内讧中被殺,金兵在采石之戰中全軍崩潰,狼狽而逃。史學家認為,李寶按照嶽飛的妙計出兵奇襲海上,是這次宋金戰争轉折點,“向無唐島之捷,則亮之死未期,錢塘之危可憂也”。嶽飛遇害前留下的錦囊妙計,讓南宋躲過一場亡國大禍,再一次驗證了他的遠見卓識。如果他不被奸臣所害,宋金戰争很可能是另一個結局。

參考資料:《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