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是南宋与金国关系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宋金双方在持续了十五年的激烈战争之后,都已疲惫不堪,双方都感到凭借武力与战争,并无法征服对方,开始进入议和阶段。金国方面是金熙宗完颜合剌在位,完颜合剌是个温和的鸽派,在他的大力促成下,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作为主战派的中流砥柱,岳飞对宋金议和的现状极为反感,他坚持认为,用武力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迎还二圣,还于旧都,才是宋高宗应该做的事。君臣之间因为战和大计,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宋高宗赵构迫不及待急于和金国议和,耿直倔强的岳飞已经成为他议和的巨大阻力。宋高宗最终凶相毕露,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在临安府诏狱中赐死岳飞,酿成千古奇冤。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在岳飞遇害之前的当年四月,他还对自己面临的危险处境惘然无知,还在一门心思筹划考虑击灭金国的战略。十余年的宋金战争实践业已证实,南宋军队中除了岳家军等一部分部队,具备同金兵正面硬抗的实力,整体而言,并不具备在正面战场上大规模围歼金军有生力量、完全掌握占据主动的条件。要想实现迎还二圣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必须出奇制胜不可。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岳飞毕竟是不世出的天纵奇才,他最终研究出了一条击灭金国的锦囊妙计。《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在楚州前线视察防务时,召见了行营前护军水军都统制、两浙西路副总管李宝。李宝虽然名气不大,却是在宋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岳家军虎将。

岳飞召见李宝,向他面授机宜,提出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大胆构想。南宋军队的步骑兵的实力,只能在正面战场上勉强与金兵打个势均力敌。但金国军队有一个致命弱点:不善水战,缺乏一支能征惯战的水师部队,而水师却是南宋的强项。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因此岳飞认为,南宋应该从水师上大做文章,派遣一支精锐水师,从江南扬帆北上,直扑金国统治区的山东、河北、辽东沿海,展开登陆作战,出其不意攻略金国州县,围歼其有生力量,开辟对金国的第二战场,与陆上部队配合形成钳形攻势,有极大可能逆转宋金战局。

李宝听了岳飞的计划怦然心动,当月就组织一支小规模水师部队,从浙江扬帆北上,直扑山东。金国猝不及防,李宝的水师取得了丰硕战果,“乘海至辽东,辽土大扰”,“焚登州及文登县而还”,初步证实了岳飞这条锦囊妙计的可行性。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20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宋金之间战争再度激烈展开。金主完颜亮发倾国之兵,水陆并进,大举南下进攻南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直打到长江北岸,南宋军队无法抵御,防线接连被突破,一时陷入前所未见的巨大危机之中,宋高宗慌了手脚。

岳飞遇害之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20年后让南宋躲过一场大祸

危急时刻,仍在宋军水师任职的李宝,想起了岳飞当年制定的这条妙计。他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求带领水师出海北上,直捣金国巢穴,“臣仰凭天威,掩出不意,因其惊扰而疾击之,可得志”,“万有一不任,甘死无赦”。

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李宝带领水师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北上山东沿海。并在唐岛成功伏击金国水师主力,“是役,破金军七万,俘三千余人,逐金国工部尚书、水军都统制苏保衡,斩金人王族、水军副都统制完颜郑家奴等六人,获其统军符印与文书、器甲、粮斛以万计。余物众不能举者,悉焚之,火四昼夜不灭”。

正在长江边筹划渡江战役的金军,闻听后方山东遭遇宋军猛攻,7万余人被歼,一时军心大乱,兵无斗志,产生激烈内讧,金主完颜亮在内讧中被杀,金兵在采石之战中全军崩溃,狼狈而逃。史学家认为,李宝按照岳飞的妙计出兵奇袭海上,是这次宋金战争转折点,“向无唐岛之捷,则亮之死未期,钱塘之危可忧也”。岳飞遇害前留下的锦囊妙计,让南宋躲过一场亡国大祸,再一次验证了他的远见卓识。如果他不被奸臣所害,宋金战争很可能是另一个结局。

参考资料:《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