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人文視角
編輯I九歌
在中國曆史上,有過很多女性掌權的例子,慈禧是晚清時期的實際控制者。晚清和其他朝代不太一樣,腐朽不堪的晚清,難以和西方各列強抵抗,這時期的中國,備受西方各國欺淩。
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市場後,慈禧就需要處理一些外國的文書,這時候就需要懂翻譯的禦前女官幫助慈禧,裕德齡是慈禧身邊最重要的禦前女官。

裕德齡,很多人也叫她為德齡公主,她之是以能被選入宮中,得益于早年跟随父親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進而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精通多國語言。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裕德齡無疑是晚清對外的形象發言人。
晚清時期,當時的社會還是很封建的,女子是不太重視的。裕德齡之是以能有這樣的機會,很大一方面原因還是因為父親裕庚。
裕庚是清朝貴族、外交家,裕庚曾受湖廣總督張之洞委派,主持沙市的厘稅榷關,兼辦洋務、教案。關于裕庚的一些經曆,在《清末政局回憶錄》一書中,裕德齡有專門較長的描述過。
裕庚經常要前往外國處理事務,裕德齡也跟随在身邊。就這樣裕德齡在國外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還深入地領略了現代文明在各個領域對人類生活所帶來的深刻影響。
1902年,裕庚在國外的任期滿了之後,17歲的裕德齡也跟随回國。當時晚清政治局勢處于很被動的情況下,慈禧為了讨好各國公使的夫人,但是自己身邊又沒有人懂得各國語言。
裕庚回國後,女兒裕德齡通曉各國文化,懂得各國語言的消息,被傳開了。加上裕德齡人長得也很漂亮,慈禧便下旨,把裕庚的兩個女兒裕德齡、裕容齡召入宮中,她們也被後人稱之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在這兩姐妹中,裕德齡最受慈禧喜歡,她也充當了慈禧和各國公使夫人交流的媒介,就是現在的翻譯。裕德齡在皇宮中呆了兩年時間,1905年因為裕庚病重而脫離皇宮生活。
在離開皇宮時,慈禧原本想把裕德齡許配給榮祿之子巴龍,但是後來在光緒帝的幫助下,就此逃脫了。出宮後裕德齡,深感還是宮外的生活好,兩年的皇宮生活,使得她看清了很多冷漠、陰森、險惡的一面。
雖然裕德齡在宮中地位很高,但是“高處不勝寒”的顫栗感,使她對皇宮深感害怕。出宮後不久,裕庚就去世了。在父親逝世後,裕德齡結識了美國駐滬領事館的副領事撤迪厄斯·懷特。
裕德齡和撤迪厄斯·懷特算是一見傾心,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并在1907年在上海舉辦了婚禮。兩人婚後,撤迪厄斯·懷特辭去了美國領事的職務,在中國當了新聞記者。
因為裕德齡有過皇宮生活的經曆,身邊親友就叫她把宮中生活用文字記錄下來。在親友的再三要求之下,裕德齡寫下了她在皇宮的所見所聞,這即是她用英文寫作的第一部回憶錄《清宮二年記》。
裕德齡的書籍發行後,引起了國内外的廣泛關注,也給後人研究皇宮生活留下了不少的資料。抗戰期間,裕德齡也出了不少力,她在保衛中國同盟舉辦的“中國之夜”和“一碗飯”運動中,為了給抗日軍民籌集經費和物資做出了貢獻。
但是值得可惜的是,裕德齡在1944年11月22日,死于加拿大的一場車禍,享年58歲。裕德齡的一生,有過留洋經曆,有過封建的皇宮生活,不可謂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