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7日上午,橫山勇調集了4個師團的兵力對衡陽發起了第三次總攻。此時守軍能戰的士兵僅有千餘人,而且彈藥奇缺。方先覺與下屬各部的通訊聯絡電話線都被日軍的重炮炸斷,隻能各自為戰。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守軍又頑強的堅守了一天。8月8日,部下向方先覺提議突圍,但遭到了他的拒絕。

方先覺說:“突圍容易,但我們突出去了,剩下的8000傷兵怎麼辦?你們忍心丢下他們讓日本鬼子屠殺嗎?如果這樣做,今後我們還有何面目再帶兵!要死,我們死在一塊,要自殺,我先動手!”随後就拔槍準備自戕,幸虧副官眼疾手快,将他的手槍擊落。最終第10軍幸存的将士被日軍繳械,包括方先覺在内的進階将領則被日軍囚禁。那麼他們後來是如何逃脫的呢?
首先逃掉的是第3師師長周慶祥和軍參謀長孫鳴玉,他們被囚禁在衡陽城外的天主教堂裡,三周後的一天夜裡二人以窗架為梯,翻越圍牆逃掉了。周慶祥逃脫後先是來到了廣西,在這裡收編了部分散兵重建了第3師,44年底他來到重慶被任命為第10軍副軍長。
第三個逃脫的是軍長方先覺,1944年11月19日,在被囚禁了三個月後,方先覺在軍統特工的接應下成功逃脫,抵達重慶後受到了蔣介石的接見并被任命為第36集團軍中将副總司令。此後直到日軍投降,方先覺一直呆在後方,再也沒有和日軍打過一仗。1983年3月,方先覺在台北病逝,享年78歲。
最後逃脫的是190師師長容有略和預10師師長葛先才,他們逃脫的過程比較驚險。周慶祥和方先覺逃脫後,日軍将容有略和葛先才轉移到了三面環水的“聯湖書院”囚禁,并派了一個小隊的士兵看管。4個多月後,他們在軍統的配合下通過挖洞的方式逃了出來,途中被日軍發現并開槍追擊,多虧這次營救計劃部署周密,在接應部隊的阻擊下,二人最終逃脫。之後輾轉來到湘西芷江機場,乘飛機抵達了重慶。容有略先後擔任過64軍軍長和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第三路司令等職,1982年在台灣病逝,享年76歲。葛先才則先後擔任過第28軍192旅少将旅長和整編第23軍192師師長等職,1997年在台逝世,終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