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魯迅一生憤世嫉俗,嫉惡如仇,經常用筆下的文字化作鋒利的刀刃去抨擊當時動蕩的社會和不合的文人。魯迅曾說,我的确時時解剖别人。他在文章裡言辭犀利的諷刺評判過許多人許多事,他大罵别人,當然别人也少不得罵他。但要說罵他罵的最為兇狠,最為專注的莫過于蘇雪林。

這位蘇雪林也并不是無能之輩,她文采姣好,破受大衆認可,在民國時期,更是一度與冰心等人并稱為“中國五大女作家。”

在魯迅生前,蘇雪林一直謙虛自稱為“學生”,魯迅逝世後,她卻一反常态,開始大罵特罵起來。而蘇雪林這一罵就停不下來,她言辭激烈,無所不用其極,不斷抨擊起魯迅。一度将評判魯迅這件事當做後半生的事業。

但要知道蘇雪林在魯迅生前可是恭敬有加,謙虛有禮。死後卻如此作态,不禁讓人疑惑她和魯迅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值得蘇雪林後半生一直專注于此。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1.謙虛後輩

蘇雪林,1897年生于浙江瑞安。她自幼熱愛讀書,但蘇家是個老式家庭,依舊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老一套。當初安徽省立初級女子師範招生時,她使出渾身解數才求得家中頑固的長輩讓她去念書,受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等人的教導,後來更是出國求學。

在出國留學期間,水土不服和家裡的壓力深深壓迫着她,和許多民國時期在外留學的人一樣,蘇雪林在法國也有自己心儀的人,但迫于家裡的壓力,蘇雪林也隻能嫁于家中早已挑選好的對象——張寶齡。雖然她們愛好天差地别,但這段包辦婚姻在最開始的時候兩人也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婚後他們共同進入蘇州東吳大學教書,與一對洋人夫婦共同居住在一座小樓,日子也算過的美好惬意。

基于此,蘇雪林還将兩人的婚後恩愛時光寫成散文《綠天》。而她與魯迅的交際也開始于此。

蘇雪林将這本書也贈給魯迅一本,并在扉頁上寫道,“魯迅先生校正學生蘇雪林謹贈7,4,1928”。而這本書現在還能在魯迅博物館魯迅藏書中看到。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這時她謙虛自稱為學生,尊稱魯迅為先生。不管内心如何做想,但她表面還是謙虛尊敬。而在此後她更是給予魯迅作品很高的評價。

蘇雪林在《國聞周報》上發表《及魯迅創作的藝術》一文。

她說,“魯迅先生創作的小說并不多,但僅就《呐喊》《彷徨》兩本而言,僅僅兩本就足夠使他在将來中國文學史上占據永久的地位了。”

她還說,“魯迅是中國最早、最成功的鄉土文藝家,能與世界名著分庭抗禮”。

僅從這些話來看,她俨然一副魯迅狂熱粉絲的模樣,言辭間滿是贊賞。但誰都沒想到,魯迅逝世後,蘇雪林一轉眼就變了個态度。

2反魯第一人

在離魯迅去世不到一個月,蘇雪林就寫了一封批判信《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試圖交給蔡元培,阻止他成為治喪委員。但友人認為信件内容欠妥,便未轉交給病中的蔡元培。但蘇雪林一意孤行,随後将這封信轉交給了武漢《奔濤》雜志公開釋出。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在這封長達四千字的批判信中,蘇雪林言辭激烈,用詞刻薄,她寫道,他假意“敝衣破履”,搞“充分平民化”,實際卻是“腰纏則久已累累”,而且睚眦必報,病态心理,是“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

此信一經釋出,蘇雪林便馬上成為了左翼知識分子攻擊的靶子。就連恩師胡适也看不下去,寫了一封長信委婉勸誡,“魯迅狠狠攻擊我們,其實何損我們一絲一毫,我們也不必攻擊其私人行為,舊文學的惡強調,我們應該深戒……此番似是責備你,實則處于敬愛之私,想能蒙原諒。”

但蘇雪林并沒有理會胡适的建議,此後多年,一直連續撰寫抨擊魯迅的文章,1949年去往台灣後也沒有停止,反而更甚從前。

1966年,蘇雪林竟還将自己“反魯”的文章集結出版,名字就叫《我論魯迅》。直到死前,蘇雪林也沒有放棄她的“事業”。真正可謂做到了“反魯第一人”。

3.二人究竟有何過節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蘇雪林這持續後半生的“反魯”事業也是不禁讓人疑惑,明明二人生前關系還算融洽,到底是為什麼魯迅死後,蘇雪林要如此大張旗鼓的辱罵呢?

有人說,是蘇雪林暗戀魯迅不成由愛生恨,而這種說法實在有些荒謬。還有人說,是因為魯迅生前得罪過蘇雪林。

據傳在1928年時,蘇雪林因為《綠天》一書嶄露頭角成為後起之秀。在北新書局舉辦的作者聚會上蘇雪林熱切的和魯迅打招呼,魯迅卻冷着個臉不予理會,但魯迅一生并未發表過對蘇雪林的過分言論,而那次飯局也被看作是一個前輩在後生面前做派頭的表現。

還有人分析,蘇雪林的幾位老師,周作人,胡适,都是反魯派,或多或少的都厭惡着魯迅,是以蘇雪林耳濡目染下心裡或許留存這對魯迅的厭惡。而蘇雪林也不能接受魯迅對恩師胡适的批判。

在魯迅面前她謙虛自稱“學生”,魯迅過世後,她用半生時間罵魯迅

她曾在文章中寫道:“他罵胡先生為‘高等華人’‘金元博士’‘僞學者’‘皇權的保衛者’,在抗日怒潮正高漲時,他又乘勢罵胡先生為‘漢奸’‘賣國賊’……血氣方剛的青年們,聽了魯迅這種話,胡先生生命豈不是危乎殆哉了嗎?”是以是以才會在魯迅死後進行抨擊。

但在我看來,或許蘇雪林對魯迅根本就沒有恨意也沒有敬意,魯迅生前,她遵循大流表達對魯迅的尊敬,魯迅死後她又開始标新立異的大罵魯迅,亦或許她隻是尋求一個更好提升名氣的方法,而在她的一系列反魯文章發表後,她的人氣和知名度也一度在全國飙升,幾乎可以和魯迅相提并論。在跟随國民黨去往台灣後,國民黨人士又熱衷于看見她這種言論,是以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至于蘇雪林内心如何做想,或許無人可知,她是真恨也好,還是假恨也罷。但她在魯迅屍骨未寒時就做出辱罵的行為,實在有失文人的高風亮節,有失為人的道德和修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