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江南人顧闳中是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任職畫院待诏,曾畫過後主李煜的畫像,我們在上中學時,會在國文課本上學習到了李煜的名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最有名的便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李煜是詩人也是末代皇帝,他為帝縱情聲色,信奉佛法,對于政事不上心,而他于961年登基時,北宋正處于建朝初期,忙着處理各方面的事務,是以也騰不出手去處理已經求和的南唐。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但李煜也絕非是一無是處,他的兄長李弘冀在當太子期間,李煜就不問政事,明明白白告訴世人他的志向在于山水,于是打消了李弘冀的猜忌,後來李弘冀與南唐中主李璟(李煜的父親)相繼去世,李煜便從太子監國登上了皇位。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在很多人看來,李煜并不适合當皇帝,沒有多大的能力,不過到民國時期時,張大千用一座王府換回一幅畫,讓世人對于李煜産生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而這幅畫實際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情報圖”的具體名字是《韓熙載夜宴圖》,由李煜指派的畫家顧闳中根據韓熙載的夜晚生活創作而成,李煜為什麼要讓顧闳中去偷窺韓熙載在大晚上做了什麼樣的事情?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這事自然與南唐政權有關,韓熙載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隻是他的仕途卻非常坎坷,南唐前主、中主都不曾重用韓熙載,到李煜登基時,他發現了韓熙載的聰明能幹。

不過南唐已經顫顫巍巍,李煜認為韓熙載的存在對自己大為不利,而且韓熙載的父親韓光嗣還曾被後唐皇帝認為是“眼中釘”,是以李煜對韓熙載非常防備,于是讓顧闳中去畫下韓熙載的夜間生活。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韓熙載是個聰明人,而顧闳中雖然是個好的畫家,但不是一個優秀的潛伏者,是以韓熙載老早就發現了顧闳中,就表演了一場戲,天天在家醉生夢死。

李煜看畫後認為韓熙載不思進取,沉溺玩樂,并不能威脅到自己,是以放過了韓熙載,韓熙載得以保命,不過南唐卻是遲早得滅亡。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後來到清朝,《韓熙載夜宴圖》都還被收藏在宮中,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将其帶出,在二戰時流落民間,而張大千也是位有名的畫家,一看就明白這是一副極其珍貴的畫作,是以拿出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後以低價賣給了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