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蘇德戰争是二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争,同時也是歐洲戰場的轉折點。關于這場戰争的結果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蘇聯在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後終于打敗德國,摧毀了德國的法西斯政權。蘇聯之是以能取得這場勝利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極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老天爺幫了大忙。就在德軍勢如破竹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起猛攻的時候,嚴寒卻悄無聲息地降臨。沒有做好過冬準備的德軍很快就陷入苦戰之中,并最終在莫斯科附近被蘇聯軍隊打敗,德軍戰無不勝的神話就此破滅。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莫斯科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但整個過程也充滿懸念。假如德軍提前到達,蘇聯很可能就将遭緻滅頂之災。那麼問題來了,德軍明明知道蘇聯的冬天有多可怕,為什麼他們還會在如此重要的戰役中姗姗來遲呢?其實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兩個位于巴爾幹半島上的小國:希臘和南斯拉夫。

早在1940年末的時候,德國最高統帥部已制定好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并打算在1941年5月中旬發動戰争。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化卻打亂了德國人的節奏。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1940年10月,德國的盟友意大利發動入侵希臘的戰争。意大利本意是“柿子找軟的捏”,通過征服希臘建立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霸權地位。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經過數個月的激戰,意大利不但沒實作預期目标,反而被希臘軍隊打得節節敗退。1941年2月,希臘接受英國人的增援,大批英軍得以進駐巴爾幹半島,這就使意大利面臨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了。

意大利入侵希臘并沒有事先取得德國同意,德國也并不支援意大利擅自行動。可是當意軍在巴爾幹地區節節敗退的時候,德國就不得不選擇出手幫忙了。因為一旦讓與英國合作的希臘政權取得優勢地位,那必将對德國入侵蘇聯産生嚴重影響。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1941年3月,德國出兵攻擊希臘。在德軍淩厲地攻勢下,希臘隻堅持了3個星期就宣告投降。支援希臘的英軍隻經過很少戰鬥就倉皇從海路撤出了,希臘戰役以德國完勝告終。

就在德國對希臘發動戰事的時候,巴爾幹半島上的另一個國家南斯拉夫也趁機向德國發難了。南斯拉夫原來不打算與德國為敵,他們通過一項秘密協定約定允許德軍使用南斯拉夫國内的鐵路線,作為回報是南斯拉夫可以免受軸心國的軍事威脅。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空軍總司令西莫維奇将軍在首都貝爾格萊德發動了一次政變。軍人們控制了無線台和電話中心,推翻了南斯拉夫政府,并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

英國人在南斯拉夫政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是以當政變成功後,英國當即表示願意向南斯拉夫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南斯拉夫新政權則拒絕了履行此前與德國簽訂的秘密協定,并旗幟鮮明地表示要站在英國這一邊。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德國入侵蘇聯的前提是必須保證後方通道安全無阻。南斯拉夫的違約不僅讓德國人惱羞成怒,而且也勢必對進攻蘇聯的通道産生重大影響,于是這場戰争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1941年4月,德軍大舉入侵南斯拉夫。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内,南斯拉夫就慘遭蹂躏,首都貝爾格萊德幾乎被炸成了廢墟。而被南斯拉夫人民寄予厚望的英國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二戰中兩個小國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命運,蘇聯打敗德國最該感謝他們

希臘和南斯拉夫的反抗在二戰曆史上都是毫不起眼的小插曲,可是從事後的角度看來,這兩場反抗卻對後來的蘇德戰争,甚至是整個歐洲戰場命運都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德國原本計劃入侵蘇聯的時間為1941年5月15日,但由于希臘和南斯拉夫這兩位不速之客的介入,導緻入侵蘇聯時間被迫調整至6月22日。雖然隻間隔了5個星期時間,在當時看來似乎問題不大。可是當德軍在莫斯科附近遭遇極寒天氣侵襲的時候,半年前那5個星期時間就成了決定戰争勝敗的關鍵因素。是以,蘇聯打敗德國雖然和蘇聯人民的頑強抵抗密不可分,但希臘和南斯拉夫這兩個“炮灰”也在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