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大明第一任太子,寬厚仁愛卻英年早逝

在中國漫長的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曆史中,為了維護父死子繼的世襲制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往往會在生前就標明繼承人,通過冊立太子的方式來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然而,由于政治鬥争的複雜性,我們翻看史書後不難發現,即便是皇帝冊立了太子,也無法徹底避免圍繞皇權所發生的沖突沖突,造成局勢動蕩不安的例子比比皆是。

漢武帝因對太子劉據的猜忌而釀成父子相殘的巫蠱之禍,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襲殺太子李建成進而奪得帝位,與這些血腥殘忍的政治鬥争相比之下,作為大明朝第一任太子的朱标則更像是一位備受命運青睐的幸運兒,他不僅是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兒子且是長子,而且也得到了諸多兄弟的尊重臣服,即便是後來發動靖難之變的燕王朱棣,也不敢在他生前放肆,那麼,朱标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大明第一任太子,寬厚仁愛卻英年早逝

生于亂世,家中長子

在元朝末年的天下亂局中,身世凄慘的朱元璋為了苟活當過乞丐、和尚,而當他投身到反抗元朝暴政時,也隻不過是衆多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員而已,不過,胸懷大志的朱元璋終非池中物,在投身到濠州起義軍首領郭子興麾下後,朱元璋如有神助般籠絡到一批願意為他效命的親信,還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開始了自己在亂世中的奮鬥。

就在朱元璋積蓄力量攻打元朝東南重鎮集慶府時,後來的馬皇後為朱元璋誕下了長子朱标,在經曆了家破人亡的悲慘童年後,伴随着朱标的降生,朱元璋感受到了久違的家庭幸福,而朱标誕生不久後,朱元璋就攻克了集慶府,掌握了南京城,俨然成了一方霸主,這讓朱元璋感到倍加興奮。雙喜臨門的朱元璋對朱标的疼愛溢于言表,甚至為了紀念朱标的出生,朱元璋還特意在當地的一座高山上,刻石紀念,留下了“到此山者,不患無嗣”的銘文。由此不難看出朱元璋對朱标出生的興奮,可以說,長子朱标從一出生就是對亂世中浮沉的朱元璋難得的安慰。

吳王世子,自小優待

作為家中的長子,在嫡長子繼位的封建禮制下,朱标天然就具備了其他兄弟難以比拟的政治優勢,而朱元璋更是對朱标早早地就寄予了厚望,朱元璋在正式稱帝立國之前,自封為吳王,此時的朱标隻不過還是一個年僅十歲的稚子,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将朱标立為吳王世子,可以說,朱元璋在很早以前就把朱标視為繼承人來培養。

在天下尚未平定的動亂之年,朱元璋就對朱标的成長教育十分上心,不僅聘請儒學名師為朱标開蒙講課,還為他精心設計安排各種鍛煉才能的機會,朱标在年僅十三歲時就被朱元璋安排回鄉祭祖,告慰祖上的同時讓他沿途探察民間疾苦,增長見聞。由于自幼受到儒學思想教育,又受到朱元璋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優待,朱标逐漸成長為一位寬厚仁愛而又頗具才能的年輕人,積攢了較好的名聲與威望,這就使得朱标成為大明朝第一任太子顯得十分地順理成章。

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大明第一任太子,寬厚仁愛卻英年早逝

大明太子,百般愛護

洪武元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早已把朱标視為唯一繼承人的朱元璋剛登上帝位,就下令冊封朱标為太子,而為了培養朱标治國理政的能力,對他百般愛護的朱元璋為朱标挑選了一批陣容搭配十分強大的輔佐班底。被標明為東宮太子的輔導人員的名單中,幾乎彙聚了為大明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諸多功臣勳貴。這其中既有李善長、劉伯溫這樣運籌帷幄的謀臣,也包括徐達、常遇春、馮勝這樣能征善戰的武将,不難看出,為了培養朱标,朱元璋恨不得把自己所能囊括的天下英才都指派給朱标來當輔導。

而從朱元璋指派如此強大的勳貴集團前往東宮教導太子也可以體察到朱元璋的另一層用意:讓朱标從中與這些開國功臣培養感情、樹立威信,為朱标的将來做好打算,在朱元璋的苦心經營下,朱标開始有了治國理政的能力,也在衆多功臣中樹立起了一定的威信。

監國理政,寬厚仁愛

洪武十年,朱标時年二十二歲,此時的朱标已經在諸多大臣的輔佐下具備了一定的治國才能,而朱元璋眼見天下已經太平安定,也有意進一步培養朱标的治國能力,于是下令今後一切政事都先由太子朱标處理,然後再向自己奏報,實際上給予了朱标監國理政的特權。面對父親的大膽放權,朱标小心翼翼地接過了治國理政的權力,開始學習并協助父親處理政務,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朱标展現出了與父親朱元璋迥然不同的寬厚仁愛,朱元璋為了清除尾大不掉的勳貴集團,往往不惜大開殺戒,而朱标則時常與母親馬皇後一起勸導朱元璋不要株連太過。

朱元璋認為朱标是沒有了解自己在為他繼位掃清障礙的用心,曾讓朱标拿起一條充滿荊棘的藤條,暗示朱标,自己正是為了讓他能夠在自己死後得心應手地接過權力,才會不擇手段地清除勢力龐大的勳貴,然而,朱标卻反駁朱元璋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認為隻要自己有仁君典範,天下自然會臣服,一度讓朱元璋十分生氣。

盡管朱元璋對朱标勸阻自己不要大開殺戒的行為不以為然甚至頗為惱怒,但在朱元璋心中,寬厚仁愛的朱标無疑還是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選,朱元璋憧憬着在朱标的治理下,自己辛苦開創的大明基業能夠得到穩固發展,絲毫沒有預料到意外的發生。

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大明第一任太子,寬厚仁愛卻英年早逝

巡視關中,愛護諸弟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萌生了遷都長安的想法,恰逢分封到關中的秦王朱樉因為被檢舉告發在當地有不法行徑,于是朱元璋下令讓太子朱标巡視關中,考察遷都長安的可行性,同時調查秦王的行為是否存在不當。朱元璋一生共養育了二十幾位皇子,而與生于亂世的長子朱标不同,有些皇子一出生就養尊處優,沒有見過民間疾苦,難免行事會嚣張跋扈,這也正是朱元璋會讓朱标調查秦王的原因。

對早早被立為繼承人的朱标來說,自己的衆多弟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競争對手之一,可是朱标卻從未利用過自己手中的權力對他們打擊報複,反而對他們多有愛護,使他們免受父親朱元璋的苛責,因而朱标在兄弟當中頗具威信。朱标前往關中巡視一番後,為朱元璋探察了古都長安的風貌變化,進獻了詳實完備的地圖與考察報告。與此同時,朱标通過明察暗訪,了解到秦王的一言一行,替他向朱元璋說情調解,打消了朱元璋對秦王的疑心。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年富力強的仁愛太子卻在經曆了舟車勞頓的一場巡視後,不幸感染了風寒,讓原本平穩的朝局發生了動蕩。

不幸早逝,改變曆史

洪武二十五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深受兄弟、臣民愛戴的太子朱标因病去世,年僅三十七歲,不幸英年早逝的朱标,不僅陰差陽錯地與皇位失之交臂,還使得大明朝的曆史發生了令人感到唏噓不已的改變。朱元璋自始至終都把朱标視為繼承人,對他百般愛護、精心培養,一心想把承繼大明江山的重擔傳遞給他,朱标的英年早逝不僅讓朱元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也讓朱元璋産生了後繼無人的憂慮。

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兒子,大明第一任太子,寬厚仁愛卻英年早逝

由于從未預料到朱标會先于自己病亡,朱元璋早早地将自己的其他兒子分封為王,派往各地,再加上對其他兒子的教育與培養遠遠不如對朱标的上心,在朱元璋的心中也很難選擇一位足以與朱标媲美的皇子作為繼承人。于是,出于對朱标的偏愛,朱元璋最終選擇了朱标的兒子朱允炆,将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作為繼承人,然而,朱元璋明顯忽略了朱允炆對于分封到各地的皇子相當微弱的威懾力,如果說他們對朱标還能夠尊敬聽命的話,他們對比自己小一輩的朱允炆能否保持忠誠顯然是存在疑問的。

作為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兒子,朱标短暫的一生得到了許多皇子夢寐以求都無法得到的關愛與呵護,而他寬厚仁愛的作風本來也有望讓他成為繼朱元璋之後的一位明君,隻不過天不假年,朱标的英年早逝徹底改變了曆史的程序。接替朱标成為繼承人的朱允炆最終在燕王朱棣發起的靖難之變中一敗塗地,連帶着朱标的死後聲譽也遭到了無情的抹黑,作為大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标的生前無疑是幸福美滿的,但在他死後卻遭到了诋毀與抹黑,不得不讓人感慨曆史的吊詭與無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