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在隋唐洛陽城遺址附近,考古專家們發現了唐代太平公主的“豪宅”,在對豪宅進行發掘時,幾枚殘破的瓦當陸續出土,繼而發現了唐玄宗李隆基對太平公主是否斬盡殺絕的謎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河南省洛陽市是著名的古城,在曆史上,它被數代王朝作為首都或陪都,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洛陽城始建于隋炀帝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後在唐代、五代、北宋時期,分别作為都城或陪都使用,其前後延續時間約有530餘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洛陽市内仍留存着隋唐洛陽城遺址,它是中國現存隋唐時期保留較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遺址之一,其在隋朝時被作為都城使用,與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并列為隋唐時期的“三大城市”,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從目前發掘的規模來看,隋唐洛陽城遺址占地47平方公裡,其整體主要由外郭城、皇城、宮城以及東城、含嘉倉城、圓璧城和曜儀城等小城構成,在城西地區還有西苑。據考古專家稱,洛陽之是以能夠擁有諸多文化遺迹,原因在于武則天成立武周王朝之後,曾一度長期居住在神都洛陽,後至五代時,梁、唐、晉也曾在此建都,直至宋金之際,洛陽毀于戰亂,它幾乎成為了我國古代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正因如此,在1988年時,隋唐洛陽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據國家文物局官網稱,在今年的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陝西西安江村大墓、河南洛陽正平坊遺址、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群等3項重要考古成果。不僅在陝西西安江村地區發現一座被确認為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恒的霸陵大墓,糾正了考古界千年以來的錯誤認知,而且于洛陽正平坊遺址附近,發現了一座“太平公主宅”。

“太平公主宅”坐落于安國女道士觀之下,其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南北走向長度533.6米,東西寬464.6米,整體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别是西半坊、東南區和東北區,由“丁字路”隔開。庭院為中軸對稱布局,東西共三路,中路共五進。考古專家們在發掘期間,并未找到太多文物,但他們并未是以而低估“太平公主宅”的考古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宅院遺址的中軸線至南向北附近,共出土五處大型的夯土台基,它們深埋于地下,直至深度發掘之後才初現規模。夯土台基的出現,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太平公主宅”的存在的事實,也成為了考古專家們探查下一步的重要動力。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太平公主宅”夯土台的重制天日,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此遺址的發掘工作已經達到了最終目的,畢竟夯土層分布于建築部分的最下層。夯土台中是否也存在文物?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徹底的搜查,結果發現,夯土台之下居然殘存着幾塊特殊的瓦當與青磚。不得不說,此次發掘工作的收獲還是不小的,因為它已經初步展現了“太平公主宅”的建築規模、布局,也對相關曆史進行了還原,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與意義。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自從“太平公主宅”瓦當與青磚出土後,考古界便流行起一些說法,認為唐玄宗李隆基對于太平公主的鎮壓手段實在嚴苛,完全不顧及血脈親情。太平公主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女兒,一生受父母恩寵,是以養成了嬌縱的性格,她終日以母親武則天為榜樣,夢想着有朝一日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在強烈的欲望下,太平公主聯合朝中官員發動了大規模叛亂,企圖從新皇帝李隆基手中奪回權力。可惜的是,李隆基先下手為強,最終徹底擊敗太平公主勢力,并将其黨羽一并打盡全部賜死——其手段真的是趕盡殺絕啊。此後,李隆基為防止太平公主勢力死灰複燃,居然在其封地房址上,修建了一座安國女道士觀,如此我們才會看到道觀之下出現宅院夯土台的奇景。對于此類說法,考古專家明确表示,推斷的确存在合理之處,但所有推斷結論應該基于證據鍊之上,故此,可以對“趕盡殺絕”的說法進行保留,但不能完全确準。

洛陽出土太平公主豪宅,隻發現幾個瓦當,難道李隆基真想趕盡殺絕

談到這裡,我們也不得不感歎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太平公主作為唐代時期的傳奇女子,能去往她家中做客者皆是王侯将相,可現如今,我們雖然隻是一介平民,卻能站在其豪宅遺址附近大喊一聲“我來了”,想來的确是十分幸福的。

參考資料:文物局官網,《太平公主傳》 李立著 陝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