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鄧華作為新中國的開國上将,一生南征北戰 殺敵無數,為戰争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前來探望,并将彭老總留下的遺物交給他,鄧華看後不禁想起二人相處的歲月,随即失聲痛哭起來,彭老總給鄧華留下了什麼遺物?二人之間又有着怎樣的革命情誼?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1910年4月28日,鄧華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書香家庭,自幼便飽讀詩書,當時國家時局動蕩不安,社會環境十分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讓鄧華心靈上受到了巨大沖擊,他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救國救民的種子,随後鄧華來到長沙求學,在這裡他接觸到了先進革命思想,認識到隻有革命才能挽救國家于水火之中,期間多次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并于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北伐戰争勝利之後,蔣介石突然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殺害革命人士,鄧華見狀後毅然參加了湘南起義,并在工農革命軍中擔任政治部幹事,鄧華憑借卓越突出的能力,很快就在軍隊中嶄露頭角,跟随朱老總 陳毅上了井岡山。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後,中國實作了表面上的統一,但日軍卻對我國虎視眈眈,危急關頭 蔣介石卻奉行不抵抗政策,對日本人的惡行視而不見,反而大肆圍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依舊堅持攘外安内的政策,導緻東三省迅速淪陷,期間他對紅軍展開了更瘋狂的圍剿,鄧華參加了紅軍反圍剿戰役,期間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在國民黨兵力是我方3倍的情況下,鄧華率領部隊打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此次嶄露頭角之後,鄧華便沒有了太多領兵打仗的機會,1937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鄧華果斷投身抗戰事業中,期間他建立了約10萬人的抗日武裝,并開辟多個抗日根據地,百團大戰中鄧華身先士卒,親自率領一個營的兵力,攻占了敵人的據點,鄧華雖然沒能指揮大型戰役,但他卻為我黨輸送了大量的抗日武裝人員,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日本投降後不久,蔣介石為了建立獨裁統治發動了内戰,遼沈戰役期間,鄧華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率領東北野戰軍主動出擊,成功殲滅國民黨3個師的兵力,給敵軍造成了重大打擊,平津戰役期間,鄧華展現出了過人的決策能力,他迅速根據當時局勢做出判斷,提出以少數兵力監視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議,上級很快采納了他的想法,最後的結果也證明鄧華的判斷十分正确,我軍在此戰中占據了優勢,并切斷了國民黨的逃跑路線,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國民黨13萬餘人被我黨全部殲滅,天津正式解放,在之後的多次戰役中,鄧華的軍事才能被展現的淋漓盡緻,他的名聲也開始響亮起來,不管是抗日戰争還是解放戰争,鄧華都沒有機會與彭老總接觸,真正讓兩個人結下革命友誼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間。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1950年6月北韓爆發了全面内戰,美國為了維持在亞洲的上司地位和利益,迅速加入到作戰當中,并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到台灣海峽,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了轟炸,毛主席根據當時局勢分析,認為出兵北韓是利大于弊的,并任命彭老總為司令員,鄧華為副司令員,率領志願軍入朝參戰,就這樣彭老總認識了鄧華,并對他的軍事才能表示了肯定,入朝前夕 鄧華根據局勢做出了分析,他認為我軍軍事裝備落後,相比敵人的飛機大炮和新型的槍支彈藥,處于劣勢地位,是以建議先派13兵團的四個軍,以及3個炮兵渡江入朝,同時加派部隊維護在後方,彭老總聽後十分贊同,我軍在沒有驚動美軍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僅用了三天就順利渡過了鴨綠江,入朝的順利大大鼓舞了志願軍的士氣,也給我軍在北韓的第一場戰役,提供了有利的基礎,10月25日 志願軍與聯合國軍進行首次交戰,雖然我軍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1978年鄧華病重期間,浦安修帶來彭老總遺物,鄧華看後失聲痛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