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淩晨四點搶充電位?不買一台電動爹,都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記者問科比。“你見過淩晨四點洛杉矶的樣子嗎?”科比反問道,如果把這句話改編一下。

“你為什麼罵電動汽車是電動爹?”記者問某電動車主。“你見過淩晨四點的北方冬季嗎?”電動車主反問道。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在國内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的淩晨,已經有一群電動汽車車主從床上爬起來,輕手輕腳地穿上衣服,帶上手套,駕駛着自己的愛車前往搶占車位,途中還不敢開空調,因為怕增加能耗,到達不了目的地,而他們所争搶的,正是電動汽車的充電位。

淩晨四點搶充電位?不買一台電動爹,都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說起為什麼要淩晨起來搶車位,老方說起來是無奈又心酸,原因無非就是自己想省點錢,老方給我們算了這麼一筆賬:

原本自己标稱續航400公裡的電動汽車,冬季隻能跑200多公裡,開空調還不到200公裡,一天兩充成為了必選項,而如果在市中心的充電樁充電,除了充電本身的電價和服務費更高以外,有的造車新勢力的充電樁還要繳納逾時費,而一些商城的地下停車場的充電樁,一小時需要8塊錢的停車費。而以順義區牛欄山鎮的一個快充站為例,這裡沒有停車費,沒有逾時費,夜裡11點到早晨7點,是電價波谷期,每度電比波峰時便宜6毛錢左右,如果算下來,每次充電能節省至少好幾十的開支,甚至能省下上百元。

是以很多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選擇在這裡充電,他們大多數都是網約車司機,或者計程車司機,少部分是家用車。“誰也不想這麼早起來,特别是現在北京的天這麼冷,但是沒辦法,就是為了省點錢”。一位在這裡充電的網約車司機的語氣,滿滿的無奈。這些網約車和計程車,每天的流水就那麼多,為了一家老小都是能省則省。

淩晨四點搶充電位?不買一台電動爹,都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而讓這些網約車司機氣憤的是,這裡有10個充電樁,但是有六七個都被充滿電的車占用了,很多人都是昨天夜裡把車開過來充電,充滿了也不挪走,第二天早上再來挪車,讓原本就數量不多的充電樁更加緊張。

淩晨四點搶充電位?不買一台電動爹,都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家裡有私樁的,是很多電動汽車車主都羨慕的群體,回到家就插上充電,出門的時候拔掉,不僅友善,不用到處找充電樁,而且低谷期的電價才三毛多,每公裡的行駛成本隻要幾分錢。但是安裝私人充電樁需要有車位的産權證明,要有物業的同意書,而北京的高房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一個車位的價格也要十幾萬甚至數十萬,是以,使用快充樁充電成為了這些車主無奈的選擇。

淩晨四點搶充電位?不買一台電動爹,都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目前來看,北方地區目前不太适合購買電動汽車,至少是不适合作為家庭唯一用車,目前電動汽車的普及,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說如何降低私樁的安裝門檻,如何提高快充樁的數量,優化充電體驗,降低充電成本,都是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混動車型或許是北方地區使用者更理性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