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要說三國時期最讓人熱血噴張的莫過于各方勢力之間的混戰,而決定了這些戰役結果的關鍵因素,除了武将們的拼死厮殺之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各方謀士們之間的陰謀陽謀了。

越是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越容易出現能力出衆的人才,這三國時期也同樣如此。三國時期的謀士們之間的比拼,直接決定了戰役的勝負和走向,其中,謀士集團最出衆的代表,非諸葛亮莫屬。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當然,除了諸葛亮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奇人異事,像是周瑜,司馬懿,郭嘉等人,都是各方勢力中的頂級謀士,如果不是有他們存在,三國紛争,又怎會像我們現在了解得那麼精彩紛呈呢?

而我們今天本文的主角便是名氣沒有我們前面例舉的諸位謀士名氣高,但是卻立下了無數卓越功勳的大将——陸遜。

陸遜在後期的三國戰場上,可謂是一枝獨秀,他雖然年輕,但是卻一點都不比諸葛亮差,在數次與諸葛亮的交戰中不輸分毫。在劉備舉大軍讨伐東吳的時候,陸遜就将劉備大軍打得大敗,甚至差一步就能将劉備活捉,提前結束三國并立的局面。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不過,就是這麼一位能力出衆的人才,卻被自己的主公猜忌——孫權就算是要将自家長城摧毀,也不願意再留陸遜一條活路。而之是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一件事情。

陸遜權位最高時,是任孫權帳下的大都督一職,盡管與前面兩位前輩——周、魯相比,陸遜的名氣要小得多,但是為東吳立下的各種戰功卻一點都不小,深得孫權賞識。

在孫權背棄信義,與曹魏聯盟,成功合擊幹掉了駐守荊州多年的關羽後,東吳遭到了劉備的大舉進攻。劉備第一次喪失理智,集結了大軍,誓要為自己的弟弟報仇雪恨。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孫權盡管早就做好了防禦準備,但是面對怒火中燒的劉備大軍,還是節節敗退,這一場戰役,絲毫不輸當年的赤壁之戰。

在這危急關頭,又是陸遜站了出來,設計成功将劉備大軍擊敗——夷陵大戰幾乎将劉備集團打得無力支撐,劉備這一蜀漢皇帝都隻能狼狽逃竄。

可以說,陸遜這一戰,拯救了東吳,也成為了東吳的救世主。此戰之後,由于陸遜的赫赫功勞,孫權将他提拔到了大都督一職。

原本應該意氣風發的陸遜,卻并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甚至還死在了這大都督的職位上。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其實,我們了解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東吳的大都督一職很玄乎,似乎隻要在這職位上,就沒有人能善始善終,當年周瑜和魯肅等人,都是死在了這個職位上。

這對于東吳來說是損失,但是對于孫權來說是好事,因為江東自古人才多,死了一個,就有新的人才上位,這樣,大都督一職并沒有斷缺,而自己的位置也不會受到威懾。

但是陸遜的情況跟别人不同,他是被孫權殺死的。那麼,陸遜這一東吳的長城,為何還會被孫權殺死呢?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這當然是因為陸遜的權力影響到了孫權,權勢太大,自然會招緻主公的猜忌。對于孫權來說,他最希望陸遜能自覺辭職,這樣大家都能把手言歡,而如果自己強行撤了他,恐怕會導緻軍心不穩。

但是陸遜不但沒有領會到孫權的意思,竟然還幹了一件大蠢事。正是這件事,堅定了孫權要殺陸遜的決心。

孫權年事已高,便想立儲君,這本是孫家的家事,但是陸遜非要插一腳。陸遜支援太子,還聯合了一衆人等。但是孫權并不喜歡太子,便将太子廢了。而陸遜此時竟然不樂意了,數次來到孫權面前,苦苦哀求孫權要立太子為儲君。

為何孫權甯毀自家長城,也要除去陸遜?其實都是陸遜自己作的

這下孫權就火了,本來陸遜的權力就過大,現在陸遜又犯下大忌,插手自己家事。最後,孫權隻能狠心将其殺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