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日課342丨談錢不傷感情,求功利也不辱沒德行

荀子日課342丨談錢不傷感情,求功利也不辱沒德行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42講《正名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于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是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僞。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僞。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是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是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性傷謂之病,節遇謂之命。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後王之成名也。(《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01)

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于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現代聖王确定名稱:刑法的名稱仿照商朝,爵位的名稱仿照周朝,劄儀制度的名稱仿照《禮經》,給萬物命名,則仿照中原地區各諸侯國已經形成的習俗與共同約定的名稱。邊遠不同習俗的地區,就依靠這些名稱互相交流。

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是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

關于人本身的各種具體名稱:人生下來就這樣叫做天性。天性和氣所産生的、精神接觸外物産生的反應、不經後天努力而自然形成的東西叫做本性。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僞。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僞。

本性中的愛好、厭惡、喜悅、憤怒、悲哀、快樂叫做感情。感情就是這些方面,而心加以選擇,就叫做思慮。心思慮以後,官能照着行動,就叫做人為。思慮長期積累,官能反複練習,而後形成一種規範,叫做人為。

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是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是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性傷謂之病,節遇謂之命。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後王之成名也。

為了功利去做叫做事業,為了道義去做叫做德行。人身上固有的認識事物的能力叫做知。認識能力和所認識的事物符合叫做智。人身上所固有的處理事物的能力叫做能。本能和處理的事物相适合叫做才能。天性受到損傷叫做病,遇到時機叫做命運。這些關于人本身的各種具體名稱,這些就是現代聖王确定的名稱。

談錢不傷感情,求功利也不辱沒德行。沒有個人的功利,而去談公利,往往是空有激情,而難以務實。自己的生存都搞不定,憑什麼去為大衆謀福利。事業是到達德行的必然階段,德行使事業更加圓滿,升華人生價值。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