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明朝被稱為最有骨氣的朝代,他們家“開局一個碗,滅團一根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初隻是一個乞丐,最後卻在諸多天下英才中脫穎而出,黃袍加身,其中曲折不必多說,他敬愛發妻馬皇後,疼愛孩子,他的太子朱标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可以權傾天下的太子,說起來很神奇,明朝就像是朱元璋一樣。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1368年明朝建立,1644年,南明朝廷滅亡,明朝結束,期間将近300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當之無愧。相較于清朝破滅後各種遺老遺少們端着八旗貴族的架子在公衆面前招搖,明朝的王室後代則十分低調,他們大多隐居,最出名的也不過是康熙時期的朱三太子罷了。

彼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所謂出名也不過是一些不滿清朝統治的漢人起哄架秧子罷了,清朝大興文字獄,嚴打“反清複明”之風,明朝的王室後人不得不改名換姓,隐居度日,以守一家平安,他們安安靜靜的過着自己的日子,傳着自家的規矩和故事,如果沒有那本族譜,想來也很少有人會知道他們曾經的輝煌。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在安徽的一個小山村中有這麼一戶人家,他們本是明朝的王室後代,祖上是個王爺,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可是幾代人的隐姓埋名使他們早已不知自己的根源,直到有一天,他們翻出了族譜才發現了真相,他家有一件傳家寶——那是當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打造的金絲楠木龍椅,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這個龍椅便被一同帶去了北京。

“龍椅”嘛,一直是皇帝的專屬寶座,這件金絲楠木龍椅便一直在皇帝手中傳承。直到明末的時候,許是這位王爺很有遠見,他似乎預料到了危機的的到來,許是不忍心看着祖宗留下的東西被人糟蹋,他設法将這個金絲楠木龍椅從宮裡弄了出來,珍藏在家中,果不其然,危機到來。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這位王爺則在這之前便帶着族人舉家前往安徽,躲進了安徽的一個深山之中,從此隐姓埋名,而這個金絲楠木龍椅也随着王爺前往安徽,成了“傳家寶”。後來李自成大敗,這并沒有讓他們喘了一口氣,接着便是清朝,清朝對于明朝遺老的打壓更甚。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他們便更不敢從山中出來。總之,這些個皇室後裔們便一直在山中生活,一代一代,龍椅變得黑漆漆的,人們也不知道它的來曆,隻把它當成對祖宗的紀念供在祠堂裡,後來,他們發現了族譜,也将這件龍椅的資訊上報。

安徽發現朱元璋後代,隐居安徽偏遠小村莊,至今守着價值連城龍椅

經過專家鑒定,他們的族譜資訊屬實,這把龍椅價值連城,這才坐實了這些人們的身份,可他們依舊不打着皇室後裔的旗号招搖,依舊在山中過着他們原本的生活,傳承族譜,教育後代,通過自己的雙手養家糊口過日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