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幹山
•原文
七絕
一九五五年
毛澤東
翻身躍入七人房,
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
風馳又已到錢塘。
•作品印象
這是一首遊記詩,與《五律|看山》和《七絕|五雲山》都寫于同一時間段,即一九五五年夏詩人在杭州期間。
這首詩記錄的是遊覽莫幹山後乘坐七人座汽車傳回杭州城的情況和感受。
詩人感覺剛上車,可回頭一望,莫幹山大大小小的山峰都已成了遠方,一片莽莽蒼蒼;剛下莫幹山的四十八道盤山路,汽車已風馳電掣般地回到了杭州城内。
整首詩突出的是一個“快”字,也是詩人心情暢快、遊興正酣、意猶未盡、精力充沛的寫照。
想到三首表達車馬舟楫速度之快的古詩,抄錄和點評于下,以飨讀者諸君。
李白,大唐第一驢友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太有名了,三歲以上人群多有能背誦者。
岑參,邊塞詩人
唐|岑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馬去疾如鳥。
都護行營太白西,
角聲一動胡天曉。
•這個比喻太過瘾了,别不是為了押韻吧?
韓愈,古文運動領袖
唐|韓愈
山作劍攢江寫鏡,
扁舟鬥轉疾于飛。
回頭笑向張公子,
終日思歸此日歸。
•歸心似箭喜欲狂。詩中物呼之欲出。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讀了幾首遊記詩,突然想到自身是被囿于一個狹小角落。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這在古代交通不便,資訊交流困難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一句空話。即使處于如今交通高度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做個宅男宅女也是會極大地被限制視野、無法體驗親臨其境的妙處。
莊子在《秋水》一文中假借北海若之口對河伯說: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将可與語大理矣。”
《秋水》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各年齡段人群都值得精讀一下。這篇散文對于你走出自己的小地方而開啟行萬裡路模式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莫幹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