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玄一
孫寶琦是著名的晚清重臣,著名外交家,曾擔任駐法公使兼任駐西班牙公使、山東巡撫等職。此公生于浙江杭州的官宦之家。進入官場之後,他順風順水,一路升遷,是晚清的政治明星。清朝滅亡前他擔任山東巡撫。如果大清不亡,想必他的官職會更高。到民國時,他曾擔任北洋政府第四任代理國務總理、外交總長,可謂十分顯赫。他在官場如魚得水,那他是如何發迹的呢?很多人鄙視孫寶琦,說他靠姻親政治上位。其實也并不完全如此。

一、護送慈禧太後的漢族青年
孫寶琦有一個非常顯赫的出身。他的家庭是官宦世家,父親曾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官至内閣學士、戶部侍郎,他的嶽父曾任山東巡撫。由此可見,孫寶琦的出身有多好,簡直就是含着金鑰匙生的。因為家庭的蔭蔽,加上自身的努力,成年之後,孫寶琦就被授予刑部主事、直隸候補道等職務,曾主持開辦了銅元局、北洋育才館、開平武備學堂等。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孫寶琦是少數幾個随駕護送的人。這給孫寶琦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在逃跑途中,孫寶琦對慈禧和皇帝的照顧表現得異常到位,道路泥濘時,孫寶琦時常在後面推慈禧的馬車。這趟艱難的逃難之旅結束後,慈禧太後對這位漢族小夥子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慈禧和皇帝到了西安,便重用孫寶琦,開始是讓他協助慶親王奕劻辦理軍機處電報房事務,主要是翻譯北京發來的各類外國電文。當時,李鴻章與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正在北京進行談判,各類電文很多。而孫寶琦自幼學習英文、法文,還熟悉電碼,此時正好派上用場。在這段時間裡,孫寶琦把電文的事情處理得妥妥當當,讓慈禧非常高興。回到北京後,慈禧立即任命孫寶琦為駐法公使,後來還兼任駐西班牙公使。從此,孫寶琦走上了的人生的康莊大道。
二、慶親王奕劻上門提親,讓孫家驚訝不已
長期以來,清朝都實行滿漢禁止通婚的政策。但是,随着局勢越來越不穩定,1902年2月1日,慈禧太後頒布谕令,準許滿漢通婚。終于打破了上百年的禁令。這條聖谕頒布不久,孫家就迎來了一樁婚事,慶親王奕劻主動找到孫寶琦,表示願意結為親家,他想讓自己的五公子娶孫寶琦的二女兒,特地來和孫寶琦商量。孫寶琦聽聞,驚駭異常。因為,慶親王奕劻是皇族,在當時權勢煊赫,是很多人巴結的對象。而孫寶琦雖得慈禧賞識,也僅僅隻是個漢族大臣。這是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孫寶琦自然感到驚訝。他想了想,還是不想攀這根高枝,便說:"您是皇親國戚,我們小戶人家,實在辦不起嫁妝啊!"
奕奕聽了,笑了笑說:"别着急!嫁妝不用你出一分錢。隻要你同意,到時候我派人把東西送到你府上,新媳婦過門時再帶過來就是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孫寶琦也不能在拒絕了,隻好同意。
結婚時,奕劻果然派人把所有嫁妝都送到孫府,然後再由孫二小姐帶到奕劻家,孫家沒有出一分錢,而面子都賺足了。
三、像蜘蛛網一般的姻親網絡
由于孫家和奕劻的這層關系,孫家立即進入大清權力核心層。很多此前希望巴結奕望無門的人,都該走孫家這條線了。而孫寶琦也在姻親政治這條路上越走越長,最終編制了一個像蜘蛛網一般的姻親政治網絡。
孫家的三女兒嫁給了大學士王文韶的孫子;
孫家的三兒子取的是北洋軍閥名将馮國璋的女兒。衆所周知,馮國璋後來成了民國的大總統。
孫寶琦與袁世凱、盛宣懷都是雙份的親家,每人各有兩對子女結為連理。
孫寶琦也真能生呀,他育有24個子女,真是 "人才濟濟"!通過一連串的聯姻關系,孫寶琦與當時朝廷裡最有影響力的重臣幾乎都結成了親戚關系,編織了一張牢不可破的大網。在這張網裡,每個人都各取所需,互相利用,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關系。
孫寶琦的姻親政治在晚清無人能及,無人可比。孫家從中獲得了巨大好處。大清滅亡後,袁世凱成了大赢家。清帝退位,他搖身一變,成了民國大總統。孫寶琦則擔任外交總長。1927年,孫寶琦退出政壇,1928年定居于上海。1931年2月3日,孫寶琦胃病發作,醫治無效,在上海病逝,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