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早期奉軍部隊中,有一位騎兵營長,跟随張作霖南征北戰。

可後來,他還是選擇了離開部隊,想要回歸普通人的生活。

生逢亂世,哪有“普通”可言?

在“九一八”事變以後,濃烈的愛國之心油然而生,為了能将日本鬼子早日趕出中國,他變賣了所有家産,在經商地附近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

這支隊伍也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稱為“朝陽隊”。

他們的鬥争行動很快吸引了很多當地群眾加入,群衆的抗日激情也在這一瞬間被點燃,其中,一位小個子的年輕人吸引了孫朝陽的注意。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原本,負責征兵的人看他瘦瘦黑黑,不太适合參軍打仗,可這位小子楞是表了決心,一番軟磨硬泡之後,他将情況彙報給孫朝陽,孫朝陽也不忍打擊他的抗日熱情,便讓他來到隊伍中當馬夫。

然而正是這個馬夫,日後拯救了“朝陽隊”。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關鍵時刻,“馬夫”顯神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

在蔣介石“不抵抗”的指令下,東北軍主力放棄了組織性抵抗,然而東北這個地方民風彪悍,怎麼會輕易看到自家土地被日寇占有?

自衛軍、大刀會、朝陽隊等民兵抗日武裝相繼誕生。

朝陽隊在這個時候名氣越打越大,讓日本人十分頭疼,他們天天都在搜集情報,想要将朝陽隊一舉消滅。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1933年的一天,朝陽隊幾經周轉,來到賓縣東山一帶先行修整。

孫朝陽本人都沒有想到,部隊中竟然有叛徒,有人竟為了金銀财寶,将朝陽隊的動向報告給日本人,日本鬼子也意識到,機會來了。

為了能将朝陽隊徹底打敗,整個賓縣的鬼子全部出動,僅僅留下了幾十名僞軍在營地中呆着,可以說,這個時候敵人的大學營十分空虛。

這些自發組織起來的民兵武裝,裝備上肯定是差日本人一大截的。

孫朝陽也并沒有什麼事前準備,部隊還在休整當中,不一會,前方負責警戒的士兵報告了一個壞消息:我們已經被鬼子團團包圍了。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孫朝陽馬上趕到前線檢視情況,也驚訝地發現,敵人的部隊數量竟然是我方的幾倍。

這下完了。

敵人不僅人多,裝備還好,現在還采取的是“圍城”戰術,哪怕是雙方都在僵持,就這樣圍着,日本鬼子都能将自己的朝陽隊全部圍死。

此時,此前“軟磨硬泡”的馬夫站了出來。

他主動來到司令部,看到了焦頭爛額的孫朝陽,說:“我有辦法”。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孫朝陽一開始便沒有往心裡去,一個馬夫能有什麼辦法?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都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過,病急亂投醫也行,孫朝陽看了一眼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點了點頭:“你說。”

馬夫開始了自己的分析:“能快速集結起部隊來圍攻我們,就說明這批鬼子都是賓縣的,按照鬼子的布防情況來看,他們能出動這麼多人,說明已經是傾巢出動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守在城内的鬼子數量就并不多。”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聽到這樣的分析,孫朝陽瞪大了眼睛,好像确實是有道理,他點了點頭,示意馬夫繼續說下去。

“賓縣,是附近鬼子的重要物資補給點,也是他們的大學營,為何不趁着敵人力量空虛,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孫朝陽聽後,稍微思索了一下,覺得這樣的套路非常有道理。

于是,他便問道:“我們都被敵人圍住了,又怎麼去攻打賓縣呢?”

馬夫接着說:“不需要全軍出擊,隻需派出一部分精幹隊伍突擊賓縣,挑個幾十人就夠了,我們需要的是讓敵人回防,緩解大部隊的壓力。”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為了能證明自己是認真的,馬夫放大了音量:

“我這個計劃,需要全軍上下一緻協調,千萬不能将情報落到叛徒手中,如果戰勝了,我就繼續當馬夫;如果戰敗,我甘願接受軍法處置!”

孫朝陽猛然拍了一下掌,大喊:“就這麼辦!”

于是,他馬上行動起來,從一千多名士兵中挑選出了一百位槍法準的人,讓他們偷偷出去,抄小路趕往賓縣,突擊縣城。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而此時的城内,也僅僅隻有那幾十名遊手好閑的日僞軍。

當槍聲響起的時候,這些日僞軍沒有一絲反抗的力氣,他們趕緊派出幾個人,連滾帶爬地去找已經出發的日本鬼子大部隊,目前線的日軍知道自己的老巢被朝陽隊攻擊的時候,趕緊指令部隊回防。

而已經準備就緒的朝陽隊看到日軍已經往回走了,趕緊轉移,就這樣,孫朝陽的全部家當都保留了下來。

危機解除以後,孫朝陽懷揣着感激之情找到了獻計的馬夫。

幾經詢問,他竟然是趙尚志,這個名字孫朝陽早都聽過。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趙尚志秉持朝陽隊的志願,直到戰死沙場

原來,當初趙尚志在東北學習過軍事,便一直在東北從事地下黨秘密工作,期間有兩次都被逮捕,可他始終甯死不屈,都被同志們救出。

到了1932年,趙尚志接到了一項重要工作:上司巴彥遊擊隊,打鬼子。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趙尚志

此時的趙尚志改名為李育才,當時的巴彥遊擊隊長叫做張甲洲,他們共同創造了多個“抗日神話”,有一次,他們率領部隊突襲了縣城火車站,摧毀了鬼子的交通要道,搞得這些日寇一聽到這兩個名字,就氣得牙癢癢。

為了能摧毀巴彥遊擊隊,日軍出動了大量部隊和漢奸,就為了摸清這支部隊的動向。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當初,他并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大家都是有血性的人,可能對趙尚志也不是很了解,如果孫朝陽貿然給他安排一個很高的職位,對其他人來說也不公平。

是以,無論在哪支部隊裡,都要靠實力說話。

然而大家都知道趙尚志的大名,甚至都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夥夫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尚志。

部隊轉危為安後,孫朝陽和趙尚志兩個人聊了很久,孫朝陽直接讓趙尚志從一個馬夫當上了參謀長,全軍上下一片歡呼,沒有一個人不服氣。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後來,孫朝陽的部隊潰散,趙尚志繼續帶領剩下的人,繼續組建巴彥遊擊隊,那會,張甲洲在抗日過程中不幸犧牲。

重新組建的遊擊隊,吸收了過去兩支部隊的主力力量,随後來到珠河一帶繼續戰鬥,此時的部隊滿打滿算也隻有一百多人。

趙尚志一心打鬼子,他們在這片又搞出了很大名氣。

不過,當時的情況還是比較危急的,日本人裝備精良,經常花大價錢要買趙尚志的項上人頭,隊伍裡也經常出現幾個叛徒,為了能保住有生力量,他們一年有七八個月都在山溝中吃野菜,受盡了苦頭。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那會,趙尚志本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父母曾多次讓他結婚,找人為他說媒,可他總是寬慰父母,說:“日寇不滅,何以為家?”

他也多次告訴手下的人:“東北隻要不解放,我趙尚志就不會結婚。”

手下聽到這句話,還開玩笑說:“趙将軍,我看你找不到對象,是因為你總是不修邊幅,留那麼長的胡須。”

可沒想到,趙尚志認真的告訴他:“祖國都快沒有了,還要什麼臉?”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沒過多久的時間,趙尚志已經拉起了一支六千多人的隊伍,這下更是把日本鬼子氣得不輕,怎麼趙家的部隊還越圍剿越多了?

1937年,日僞軍發動了一個“除趙計劃”,他們的計劃十分狠毒,用重金收買蘇聯的少将,并由他向趙尚志傳遞假消息,誘騙趙軍幾位領袖進入蘇聯境内。

趙尚志中計,一行四人被逮捕。

還好,到了1939年,趙尚志本人寫的申訴信終于突破層層阻礙,出現在斯大林的桌子上,斯大林本人都非常震驚,在他眼裡,趙尚志是重要的東北抗聯指揮員,現在竟然被關在自己的監獄中,這成何體統!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他本人更是親自批示,要求現在就立即釋放趙尚志一行人,還要嚴懲叛徒。

不過,待到趙尚志重新回到這一帶,又是一副“重頭再來”的場景。

趙尚志并沒有氣餒,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1942年,趙尚志率部攻打梧桐河警署,一個名叫劉德山的叛徒混在了隊伍中,槍響的時候,叛徒在後面打了黑槍。

趙尚志應聲倒地,血流不止。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部隊也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中向後撤退,待到日本軍攻占陣地之後,發現了已經奄奄一息的趙尚志。

他們将趙尚志帶回了總部,僅僅過了八個小時,趙尚志因失血過多犧牲。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那會日本人都有“斬首”的習慣,用以打擊我軍的抗日熱情,他們将趙尚志的頭顱用闆鋸鋸了下來,專門送到長春去,而英雄的屍骨,則被日寇丢到了松花江中。

直到2004年,軍區政治部的一名作家來到當地的般若寺,詢問趙将軍頭骨的下落。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大家對于這個似乎并不知情,隻是有幾個僧人彙報說,在前些日子修繕圍牆的時候,勞工們挖出了一個頭顱,作家好像明白了什麼,趕緊将這枚頭顱找到。

經過多位專家對比,最終确定了,這枚頭顱正是源于趙尚志将軍。

壯志未酬,卻死在宵小之輩手中,這是何等無奈。

頭顱被找到,對于趙家後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部隊被包圍時馬夫獻一計,司令将他提拔為參謀長,全軍沒有人不服

2008年,遼甯省趙尚志烈士陵園落成,牆壁的後方,則是他在1931年寫下的詞作《滿江紅》,透過這首詞,我們仍然能感受到當年意氣奮發的趙尚志将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