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這一槍,打得太争氣了,幹掉了一個日本大佐。

飯冢國五郎,男,1887年5月25日生于日本群馬縣,是日本侵華戰争時期日方将領,曾經在中國戰場擔任10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一職。1938年9月3日在牛毛尖、缽盂山戰役中被擊斃,亡于江西德安,死後被日本追任為陸軍少将。

這就是那争氣的一槍幹掉的那個日本大佐留給人們的履歷。幹掉他的過程很簡單,也很搞笑。

1937年8月,晉升大佐的飯冢國五郎率部從日本本土出發,進入中國參加武漢作戰。飯冢從鄱陽湖西岸登陸後,遭遇中國守軍奮勇抵抗,第101聯隊一部被殲。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稍後,中國守軍主動後撤。飯冢以為中國守軍被擊潰,率餘部追擊,受到阻擊,損失慘重。後在進攻作戰中,于牛毛尖、缽盂山一線又遭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戰事激烈,中國守軍累計擊退第101師團十五次進攻。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使飯冢聯隊陷入困境,在求援無望的情況下,不得不率部突圍。

屢戰屢敗的飯冢非常着急,上火了,多天不刮胡子,眼睛布滿血絲,皮膚也顯出了鐵鏽般的黑紅,是猙獰可怕的模樣。讓飯冢上火的還有一件事兒,那就是他來中國後,日本東京各大電影院連續放映他的戰地錄影,日本人管他叫“軍神飯冢聯隊長”,把他當成了偶像、明星,但他卻在戰場上連吃敗仗。

為了讓飯冢的“軍神”形象更加深入日本人心,日本國内派出了一個記者小分隊,來到前線要對飯冢進行更深入的宣傳采訪、包裝,拿回去在東京各大電影院繼續放映,以達到鼓舞和激勵人心的作用,讓更多的日本人投入到侵略中國的戰争中來。采訪小分隊的負責人叫小悮,見到飯冢時,飯冢總是訴苦,原因是當地的地形複雜,道路險峻,中國軍隊把迫擊炮搬上山頂,沒完沒了地讓鬼子吃“炮彈雨”,打死多少鬼子可想而知。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但是,小悮并不在乎這些,他的任務是搞好宣傳,讓日本人通過錄影覺得飯冢就是個戰神,地道地道的真正的戰神才是他此行的目的。見到飯冢的第一眼,小悮就覺得飯冢實在是太酷了,胡子拉碴地有些吓人,如果再能戴個鋼盔,揮戰刀又沖又殺,一定非常上鏡,不但男人們看到激動,女人們看了也一定會歡呼。于是,小悮把自己的想法給飯冢說了說,飯冢聽後覺得有道理,一口答應了下來。

拍攝場地選在了附近一個比較符合戰場氣氛的高地,天太熱,飯冢拔出指揮刀,又吼又叫,上蹿下跳了一陣子,熱得受不了了,就把上衣給脫了。小悮一看,光不溜湫,黑裡透紅,非常符合“軍神”的形象标準,就讓飯冢接着表演,飯冢的勁兒更大了,蹿跳得越快越高了,甚至快要讓整個采訪小分隊忍不住鼓掌了。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中國哨兵遠遠看到高地上有個東西一閃一閃地,像是青蛙在跳舞,弄不清鬼子在幹什麼。最後,大家一塊看,才看出了這裡面的道道——原來,鬼子在拍片呀,那個一閃一閃的東西是鬼子戴在頭上的鋼盔,因為使用時間長了,再加上多雨的天氣,上面油漆掉了,一迎太陽就會閃亮。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中國哨兵非常生氣,雖然他們并不知道對面表演的是飯冢,但這仍然讓他們很生氣——小鬼子也太狂了吧,完全沒把我們放在眼裡,表演到戰場上來了——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小鬼子表演的地方離他們有些遠,他們手上沒有炮,“漢陽造”又沒有那個射程。怎麼辦呢?正苦悶的時候,戰壕裡晃晃悠悠地走來了幾個巡邏兵,哨長定晴一看,嘿,有了——那幾個巡邏兵帶的是“三八大蓋兒”!

“三八大蓋兒”這種槍要比“漢陽造”的射程多出1000多米,近距離時,一般可以穿透人的身體,但隻分打不到要命的地方,過不了幾天,那人就“活”了。哨長心想,這下“三八大蓋兒”派上用場了,随後,上前向巡邏兵說明了情況。巡邏兵都是老兵了,油子兵了,槍法沒說的,其中一個一聽哨長說的,就說:“兄弟,這事兒交給老哥了,老哥保證一槍讓他去見他娘!”

這時候,飯冢已經基本拍完了,深身冒着熱氣,還沒來及穿衣服,為了表示友好,他摟着小悮的脖子說:“聽說加納治雄聯隊長(101聯隊原聯隊長,飯冢的前任,1937年8月在大場和國軍88師交戰時陣亡)死後陰魂不散,常常在家裡鬧鬼……我,飯冢國五郎要是戰死了的,一定不會像加納那樣……我,一定安安靜靜的!”記者們聽了哈哈大笑,覺得飯冢才是真正的英雄,日本人崇拜的戰神。随後與飯冢作别。飯冢想起了自己的衣服,往回走,一轉身,正好把一個大光膀子亮給國軍了。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早就瞄好了的巡邏兵對哨長說:“你看好了,兄弟!”一扣扳機,“砰”地一聲,飯冢應聲而倒。哨長說:“再補一槍!”巡邏兵說沒必要。鬼子們沖上高地,前來救護,隻見這一槍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打出了奧運會射擊冠軍的水準,子彈從飯冢的心窩穿過,把心髒都打穿了。

飯冢就這麼死了,死在一個中國老兵的手裡,日本人聽到他死的消息非常悲傷,追任他為陸軍少将,而小悮給他拍在那些片子雖然“完美”,但最終沒能在東京各大電影院連續放映。今天,我們說如果飯冢當時能活下來,演技不錯的他,說不定會成為個影視大明星,但是,他死了,多少有些滑稽的死了,不禁讓人想到這樣一個句話: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1938年,此國軍老兵打出争氣的一槍,幹掉号稱“戰神”的日本将軍

更為有趣的是,飯冢最終實作了自己的最後的“諾言”——他死了的确沒能像他的前任那樣陰魂不散地鬧鬼,在中國的土地上,他悄悄地,無聲無息地隐藏了很多年,做鬼也不敢有任何氣息或者動靜了——他死後,日本士兵就把他埋在附近的山地上,直到2003年,人們才在江西廬山秀峰景區發現他的墓碑。那時候,他的狂妄和演技已經和他的屍體一樣,被瓶子入泥土,化成灰,不存在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