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系統DCDC、DCAC是燃料電池産業鍊上最早國産化的産品,也是充分市場化競争的産品。DCDC、DCAC不存在高技術門檻,注重細節,全面優秀才是生存與發展之道。”
12月14日,在2021高工氫電年會系統與BOP專場,動力源新能源董事長兼總經理葛炳東發表“燃料電池DCDC産業生存與突破之路”的主題演講時如是表示。

動力源新能源是北京動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動力源 代碼:600405)的控股子公司。動力源是一家有26年發展曆程、掌握電源産品關鍵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
動力源新能源在2016年進入燃料電池産業,截止目前氫動力系列産品累計出貨3600台;産品單台運作8000小時,行駛裡程達到30萬公裡;并在吐魯番通過高溫環境測試,在漠河通過低溫環境測試,還通過了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運作檢測。
動力源新能源氫動力系列産品典型應用案例包括:西昌市氫燃料電池公交、武漢240路公共汽車、佛山客車、金華公共汽車營運、唐山鋼廠氫燃料49噸重卡、福田歐馬可物流車、聊城物流車等。其DCDC适配的氫能公共汽車還将服務于2022年冬奧會,為實作綠色奧運、科技冬奧的目标做貢獻。
海外市場,動力源新能源36kW隔離型DCDC已經成功為法國雷諾物流車、美國Plug Power配套。公司150kW隔離型DCDC産品還已經應用在英國氫動力軌道車上。
對于動力源新能源取得的上述成績,葛炳東總結表示,DCDC、DCAC不存在高技術門檻,注重細節,全面優秀才是生存與發展之道。
“在這一行想做出産品,做出樣機并不難,但是想做好不容易,特别是按照産業化的标準做好就更不容易,需要企業從技術到驗證手段,到制造,到供應鍊,到品質管理,到售後支援,全方面做到最優秀才能把這個産品做到産業化,才能做到最好。”他進一步解釋。
據他透露,動力源新能源基于母公司專注功率電子技術研發和應用26年的經驗,實作了上百項專利技術創新,綜合采用先進功率變換拓撲設計、高功率密度低損諧波控制技術、諧振軟開關技術以及高效熱設計工藝等,打造出燃電升壓DCDC變換器、高速電機控制器、車載電源OBC、DCDC等高效功率變換技術平台以及多款具備技術優勢的産品。
公司還已建成集合電力和機電類産品測試、器件測試、可靠性測試和分析、失效分析的職能平台,包括氣候環境可靠性實驗室、力學環境可靠性實驗室、IP防護等級測試實驗室、防雷實驗室等可靠性專業實驗室建設;EMC實驗室。
對于目前DCDC等氫動力産品競争激烈的局面,葛炳東認為做全産品系列,實施子產品化産品組合,貼近終端客戶需求,為終端客戶創造價值,是增強産品競争力的不二法則。“動力源新能源經過這幾年的準備,BOP系統功能子產品基本都做全了,包括隔離型的轉換器子產品、電加熱子產品、空壓機控制子產品、電堆阻抗檢測子產品,還有絕緣監測子產品等。”他說。
動力源新能源日前還已推出新一代高密度子產品化DCF,該子產品更加适合規模化生産,可靠性高,成本低;可覆寫功率範圍更廣;更加适合定制化開發,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開發周期短。今年,公司還推出了集空壓機控制器和氫泵控制器于一體的二合一控制器,輸出最大持續電流70Arms,最高電頻率2500HZ,能助力客戶燃料電池系統降本增效。
而對于行業現有的共同的痛點,葛炳東表示,最大的痛點就是産業沒有起來,競争就已經很激烈。企業該怎麼辦?
演講中葛炳東支招:拓展行業應用,提高産業附加值,增強生存砝碼。目前,動力源新能源即在以電力電子技術為依托,縱向整合産品,橫向拓展業務。
“我們現在不隻瞄着燃料電池産業,其他方面也進行了業務拓展,包括船舶應用、制氫電源、固定式發電、軌道交通、SOFC天然氣高溫分布式發電、工程機械等,這樣在市場規模起來之前,我們可以使産品更具有生命力。”
他還建議企業堅持産品差異化政策,而不是擠在一個賽道上,讓市場百花齊放,大家才有可能都活得更好。他以動力源新能源的隔離型DCDC為例,“動力源新能源是國内最早批量化供應隔離型DCDC産品的企業,現在國内大部分都是非隔離型産品。事實上我們既有非隔離型産品,也有隔離型産品。我們預判國内隔離型産品會發展起來,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前期的準備。”
最後對于業界普遍關注的降本問題,葛炳東指出,降本提效是産業化必由之路。動力源新能源正在通過優化配置方案降本;通過産業規模降本;通過細節降本,做到全面優秀。動力源新能源的目标每年降本5%—10%,到2025年實作降本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