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荃以新專輯《俠客行》呈現了不凡的現實意義

作者:三石一聲

如我這樣有一定“聽歌閱曆”的人,總是喜歡聽完整專輯規格的内容多過其他。

如我這樣聽着《愛江山更愛美人》、《刀劍如夢》再到後來《東風破》等歌漸漸熟知“中國風”的聽衆,也總會喜歡真實國樂音色融于流行曲的做法,會認為比電子虛拟國風樂器音色的方式更為真摯。

于是在我一班即将起飛的航程開頭,從音樂平台點開了戴荃新專輯《俠客行》。

戴荃以新專輯《俠客行》呈現了不凡的現實意義

一來因為這是一張滿載了十首曲目的足本專輯,二來從之前《悟空》、《不完荃》等專輯累計來的好感,我也對戴荃的音樂内容,充滿了真摯成色的預感。

果然……

原本要昏昏欲睡的航程中,《俠客行》專輯把我聽精神了。

《俠客行》專輯從音樂形态來看,是國風+國粹的融合,民族樂器與傳統戲曲唱腔的共生之物,但在我看來,我更是聽到了戴荃把中式器樂音色與西式樂風結構做出了有機融合。

上一次令我聽到如此有演唱動人度和制作醇熟度的專輯,還是周華健與張大春合作的《江湖》。

如專輯第一曲《俠客行》所呈現出中西樂風的自如切換手法,吉他彈奏的搖滾架構裡,竹笛、琵琶甚至DJ刮碟的變奏音效,完全有理有據地撐起了歌曲及至專輯要表現的“俠客”味。

如果戴荃此番在專輯裡是一位音樂俠客,他身上天地任我行的豪爽與不羁,也都在這首歌的樂器彈奏之間,散發出了萬丈豪情, 還有激昂的熱血。

戴荃曾在周華健《賽貂蟬》的音樂劇中演繹過三國俠客的音樂故事,無論是英雄的铮铮硬骨,還是俠客柔情,都有表現到位;于是此番在自己的專輯中,戴荃亦有表現出亦剛亦柔的多面性。

戴荃把專輯裡十首歌分别歸納總結成“俠”、“客”、“行”三Part各不相同的關鍵字。第一首《俠客行》代表着“俠”之風骨。

有關“客”的歌,我會首推《澆酌》。

抒情搖滾的編曲結構裡,吉他和鋼琴清晰勾勒了一個俠客憶情時的柔軟心房,國風樂器二胡的融入,又仿佛在俠客的心房裡澆下一壺烈酒,灼燒着舊情傷痕,還宣洩着遺憾悲情。

還有“行”的灑脫。

《比翼》的悠悠淡情就能伴着聽者行得坦蕩,行得淡雅。

《比翼》的設計并不是正常國風操作手段,而是用了低沉厚重的電子低音,傳統的鋼琴和豐滿的弦樂織體,若隐若現着離調和弦,混合電吉他、四弦琴和豎琴等彈撥樂器,包裹着一些聽感新鮮的背景音色和打擊樂,這些迷幻而獨特的氛圍感,仿佛山海經裡光怪陸離的動物世界,呈現出的質感不隻好聽,還很有新意。

戴荃以新專輯《俠客行》呈現了不凡的現實意義

或許,當我能聽出戴荃融合了中西音樂元素的巧思時,也該料到他不隻是要唱叙古時俠客的潇灑,《俠客行》專輯更有借古喻今的“言外之意”——

在當今時代,我們依舊常常能夠感受到,無論是見義勇為的路人,還是敢于創新的年輕人;無論是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或是保家衛國的軍人,他們身上都有着中華民族獨有的俠客精神,他們堅韌不拔,卻又柔情似水,潇灑坦蕩,且血脈偾張。

生命不息,俠義便不死。

戴荃在《俠客行》專輯裡完成了無懈可擊的詞曲編唱制一套完整流程,音樂之外的現實意義,這便就傳遞到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