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這裡是非虛構寫作微信公衆号【真實故事計劃】(公衆号ID:zhenshigushi1),每天一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歡迎關注及投稿。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金剛芭比卞瑞英給自己鑄造起最堅固的肌肉堡壘,以此護衛曾經弱小的自我,骨子裡的倔強,以及小小的夢。現在,即使站在了奧賽的舞台上,她覺得自己依然是那個脆弱敏感的胖子。但她不想再回到從前了。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一件藝術品

2021年11月20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處體育館,悠揚的古筝響起,職業女子健體運動員卞瑞英出場了。她穿着鑲滿水鑽的紅色比基尼,全身上下噴着棕色的油彩,肌肉線條清晰可見。随着一曲《黑悟空》的音樂律動,卞瑞英起舞、跳躍,長發與肌肉纏繞交織。她的雙臂擺動,背部肌肉随之起伏,音樂激昂,踮起腳尖的一瞬,腿部肌肉迸發。大塊、飽滿、拉絲的肌肉呈現了力量的美感。

台上的這位中國姑娘隻有153.5厘米,畫着大紅唇,柔順的長發垂到了腰部,大塊的肌肉卻如铠甲般覆寫了全身。這段兩分鐘的個人展示,肌肉造型動作融合了中國國術、古典民族舞的元素。在美國健美職業賽事上,卞瑞英想帶來一些東方的神秘色彩。

“這是我狀态最好的一次比賽。”她說。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台上的卞瑞英

這段個人展示彌補了卞瑞英一年前的遺憾。2020年12月,在奧林匹亞(Olympia)健美大賽——就是美國那個盛産健美先生的賽事,最著名的是施瓦辛格,卞瑞英創造了曆史,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性。

2020年打奧賽的那天下午,卞瑞英第一個出場。一分鐘的固定動作展示裡,她面帶燦爛的笑容,繃緊全身上下的每一塊肌肉,逆時針轉體,展現肌肉的力與美。她的每一個定格動作都如古希臘雕塑般,精心雕琢之下,人體成了一件藝術品。

當天晚上,卞瑞英換好比基尼,補上精緻的妝容,餓着肚子來到決賽現場,卻沒有在十強名單上看到自己。運動員進了前十,就擁有了兩分鐘的個人展示機會,由此決出最後的名次。這兩分鐘,她本來可以跳一首中國歌曲的。國風的曲子有古典的柔美和磅礴的大氣,她認為很适合編排肌肉動作,展現力量與女性的柔美。隻可惜,她獲得了女子健體(Physique)項目的第十一名,未能晉級前十。

健美比賽是一項起源于西方的競技運動,追求肌肉形态的極緻狀态。相比于固定動作中肌肉力量感的呈現,自由展示最大的作用是審美,在健美比賽中幾乎是不會加分的,成績好壞還是看肌肉狀态本身。但是卞瑞英很看重這兩分鐘,她想在這兩分鐘裡将自己作為一件藝術品去展示,诠釋女性肌肉的力與美。為此,比賽前,卞瑞英專門去把頭發的下半部分漂成了綠色,還做了一個鑲滿水鑽的紫色指甲。

美國佛羅裡達州舉辦的那場職業賽的最後,卞瑞英甩着一頭長發,送出了一個笑容燦爛的飛吻。她斬獲了第七名。這是她2021年最後一次職業賽,十天後,她搭上回國的飛機,結束了整個賽季。

當身體處于賽季期,高熱量是絕對的禁忌。走下舞台,卞瑞英就可以變身為美食部落客,她将牛排、友善面、包子、蛋糕等食物迅速吸入胃中,為比賽瘦出顴骨的臉頰肉眼可見地圓潤了起來。她今年37歲了,歲月并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什麼痕迹,持續的運動和幹淨的飲食讓她的皮膚狀态看起來好極了。

不露出肌肉,卞瑞英看起來就是個有點壯實的姑娘。訓練中,她喜歡綁着雙馬尾或丸子頭,像是動漫裡金剛芭比哪吒的真人版。自從29歲那年走進健身房後,健身将她的人生分割為兩條線,普通人卞瑞英和金剛芭比卞瑞英。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普通人

普通人卞瑞英出生于1984年,從小在蘇州老城區長大。她人生中最大的冒險是大專畢業後,帶着成為職場精英的夢想北漂了三年。她學的電子商務,後來幹的工作顯然和精英沒什麼關系,她在多個小公司輾轉當小職員、倉庫管理、營業廳業務員……由于性子急躁剛烈,不是被老闆開除,就是自己把老闆開了,最後灰溜溜地回了蘇州。

她健身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在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家遊戲公司當客服監督,朝九晚五,拿着兩千多元的工資。好在作為本地人,她沒什麼生活壓力,周末的樂趣是和好朋友逛街吃飯,買一杯星巴克也值得拍照發朋友圈。

“我就是個特别普通的人,也挺失敗的。”

卞瑞英從小就是個胖子,二年級的時候可以就着一大瓶可樂一次性地吃下三包幹脆面,身體随着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而不斷膨脹。等到國中,孩子們的審美意識萌芽,白瘦的女生變得廣受歡迎,桌闆下時不時壓着來告白的小紙條。而卞瑞英隻收獲了一堆綽号,友善點的叫她“胖子”,班裡最調皮的男孩則叫她“馬桶”。她還因為聲音比較粗犷,被叫做“小男人”。

153.5厘米,她在那時候停止了縱向發育,開始橫向發展,最胖時到120斤。有一次,她穿了日系雜志裡流行的那種泡泡襪,教學樓裡一個男生沖她喊“大象腿”。她至今都忘不了這個當衆受辱的畫面。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健身前的卞瑞英

對于這些羞辱,卞瑞英大部分時候都無力回擊,隻能盡量顯得不在意,就這麼習慣着長大了。她知道自己是真的胖,也羨慕那些竹竿瘦的女生,她們可以随便穿穿就好看。她喜歡看時尚雜志,研究模特的穿搭。自己去商店買衣服時,卻總會被售貨員推薦寬大的T恤。她身材比例五五開,上半身又壯實,套上寬松T恤隻會顯得更胖,簡直是場災難。

卞瑞英經常充當的角色,是女性朋友們的“綠葉”。胖子的情路難免坎坷,有一次,她滿懷期待地去見了一個聊得很好的網友,對方見了她,轉身就離開了。隻留她在原地傷心。

平心而論,卞瑞英在胖子裡,還算有着一張漂亮的臉蛋,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很多見過她的人都會說,“你要是瘦下來肯定是個美女”。卞瑞英聽了總是氣不打一處來,她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并且沒少為之付出努力。自從23歲那年為失戀痛哭過後,她一直在反複減肥。

減肥無非是節食和運動。卞瑞英喜歡吃,又讨厭運動,于是走了歪門邪道,她成了減肥茶的忠實使用者,還試過三個月一療程的針灸排油。起初,減肥茶挺有效,一包下去保證拉肚子,給人一種拉出油水的錯覺。靠着不斷地拉稀,卞瑞英瘦到過100斤以下,但是反彈起來也快,像充氣氣球般迅速。

幾年下來,減肥茶再也不奏效了,她的腸胃也被摧毀了,停藥後依然在每天蹿稀。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體重不再是靠節食就可以減輕的。29歲那年,她的體重到了140斤,一個親戚還真誠地問她是不是懷孕了。她崩潰了。

走投無路後,三十歲前夕,140斤的普通人卞瑞英走進了健身房。運動是她減肥路上最後的掙紮。此前,她是中考體育拼了命才能達到及格線的人。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做一個肌肉女

卞瑞英的師父、全國健美冠軍王禾怎麼都想不到,這個胖姑娘可以從自己的健身館,一路走到奧賽。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卞瑞英時的樣子:2014年年初,一個個子矮小的胖子晃晃悠悠地走進他開的健身館,但氣焰十足,說要拜師、練大塊的肌肉、去打健美比賽。

王禾感到驚奇。當時,國内女子健美項目是冷門中的冷門,一場比賽五個人都湊不齊。

那時的卞瑞英已經自己在健身房練了三個月。她下了班就往健身房跑,每天先跑步一小時,再撸鐵一小時。從小力氣就大的她馬上愛上了撸鐵帶來的力量感——這是她擅長的東西,舉起十公斤的杠鈴來輕而易舉,比健身房的很多男人都厲害。

汗水很快給了她回報,三個月下來人瘦了二十斤。與此同時,随着脂肪減下去,皮下的肌肉線條就開始顯現。尤其是卞瑞英的二頭肌,已經有了些圍度與線條。健身房的朋友們誇卞瑞英天賦異禀,随便一練肌肉的圍度就很大,是打比賽的好料子。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健身四個月的狀态

這是卞瑞英頭一次聽到有人誇贊自己的身材。她看着鏡子裡若隐若現的肌肉線條,想着再加把勁,肌肉再緊實些,自己就可以擁有維秘天使般精雕細琢的身體。

當時,卞瑞英和大部分女生一樣,覺得大塊肌肉誇張,甚至有些惡心。她個子矮小,本身又是易胖的體質,增起肌來很有優勢。逐漸加碼的力量訓練下,她的肌肉砰砰地迸出,圍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從各個角度誇贊她,誇她力氣大、誇她練得好、誇她肌肉線條美、誇她身材好。

健身兩個月後,卞瑞英在健身房看到了國内元老級健美運動員張萍的照片。照片上,張萍穿着黃色比基尼,肱二頭肌高高隆起,笑容燦爛,黝黑的肌膚搭配着條塊分明的肌肉,緊實、健康又有美感。而那時候,張萍已經五十多歲了。這種具有力量感的美,震撼到了卞瑞英,消解了她對大塊肌肉的偏見,她把先前的維密夢抛到了腦後。

卞瑞英找到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練成張萍這樣,做一個肌肉女。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健美運動員張萍

第一次進王禾的健身館,卞瑞英當着衆人的面舉起了很重的杠鈴,很是得意。不過,王禾很快打消了卞瑞英的嚣張氣焰。他遞給卞瑞英一個小啞鈴,帶她做輕分量訓練,重在肌肉的控制,每一下都令卞瑞英喊酸痛。原來撸鐵不單單是力氣大的蠻活兒,在王禾的帶領下,卞瑞英才算入了健美的門。

“師父你好大隻。”卞瑞英的語氣裡滿含羨慕,“我也想練得這麼大隻。”扛不住卞瑞英的窮追猛打,王禾收下了這個個子矮小、力氣很大的徒弟。

她是王禾收的第一個女徒弟。女性比起男性,體内分泌的睾酮等激素天然偏低,長起肌肉來要困難得多。從觀衆審美角度來說,男子健美的接受程度也比女子健美高很多,男女獎金差别也巨大。奧賽最受歡迎的男子健美無差别的最高獎金是四十萬美金,其他項目隻有幾千到幾萬不等。

卞瑞英訓練起來很是刻苦。在王禾的健身館裡,她跟着幾個師哥一起做循環組訓練,四五個動作一起做,一個器械連着一個器械。卞瑞英強迫着自己跟上師哥們的節奏,不然一個人停下,整支隊伍就停下了。

王禾是個嚴厲的師父,從來沒有誇獎過卞瑞英。卞瑞英的作息最讓王禾不滿,她總是晚睡晚起,錯過上午的訓練,為此挨了不少責罵。那時候王禾并不看好卞瑞英,卞瑞英卻一直保持着嚣張的氣焰,每當她問王禾,“師父,我的體脂是不是又低了?”王禾就捏一捏她大腿内側的肉——人體脂肪最厚的地方,卞瑞英就乖乖地回去訓練了。

撸鐵的世界簡單又直白,隻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卞瑞英跑步時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沒有白費,做的每一次拉舉也不會辜負她,對着鏡子,她驚喜地發現肩膀變寬了、屁股變翹了、腰變細了,甚至腹肌隐隐地浮現了。每一塊肌肉來之不易,像懷胎十月生出來的孩子般珍貴。

訓練的痕迹也展現在逐漸疊加的鐵塊,卞瑞英在助力帶的幫助下,可以做到胸推160公斤,硬拉180公斤,深蹲140公斤。她在做這三大項時,會幻想着自己是力量舉運動員,在爆發力下舉起鐵塊的瞬間,她像一個戰無不勝的勇士。

那時,南韓的金剛芭比池妍玉大火,卞瑞英就給自己的微網誌名帶上了“金剛芭比”幾個字眼,不過,她在“金剛”和“芭比”之間加了一個小字。從那以後,卞瑞英一直以職業運動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兩次有氧訓練、兩次力量訓練,一次一個部位,按胸、背、肩、手臂、臀腿的順序依次訓練,不停地雕琢着身體。她搜羅奧賽健美冠軍的照片當作标杆,研究差距,彌補差距,上奧賽成為了一個夢想。

練肌肉好比熬湯,是一個長時間的修煉過程。新練出來的肌肉幾天不練就很容易掉,而錘煉的時間越久,肌肉密度就越高,質感也就越好,業内稱為“老肌肉”,有拉絲感。

前兩年的訓練都是在打基礎。有時候,卞瑞英會向王禾抱怨,自己三十歲才開始練健美,比起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少了很多時間,增肌也辛苦很多,王禾安慰她,“我也是二十八歲才開始練的。”這給了她很大鼓勵,訓練量不斷累加,老肌肉像铠甲般逐漸包裹了卞瑞英的全身。

一個金剛芭比就此誕生。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找到适合的路

作為專業的女子健體運動員,卞瑞英的職業之路走得順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就是進健身房減個肥,就拿了蘇州冠軍,接着是全國冠軍,又去印度業餘賽拿了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職業卡,成為了職業運動員,再打了幾場職業賽,就上了奧賽。

故事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卞瑞英在遇到她的伯樂、魔獸健身的于洪之前,打的比賽多是比基尼小姐,和原先的健美夢相去甚遠。在一衆九頭身的高挑美女中間,穿着高跟鞋的卞瑞英明顯矮了一截,五五開的身材比例靠高跟鞋也彌補不了多少,自然拿不到好名次。

于洪從1998年就開始參加健美比賽,那時候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健美運動員,比如張萍,一直是女子健美的标杆。但是2005年後,于洪說,國内女子健美項目差不多處于停滞狀态,有女子健美項目的比賽少之又少,活躍在健美項目的女選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卞瑞英的困境在于,她不知道自己該打什麼樣的比賽。

于洪認為,卞瑞英的個子矮小,肯定不适合比基尼項目。她的優勢是壯實、肌肉量大,應該往健美方向發展。在2014年,奧林匹亞健美大賽取消了女子健美(Bodybuilding)項目,釋放了健美界的一個信号:缺乏女性特征的極緻大塊肌肉不再受到歡迎。于洪為卞瑞英鎖定了女子健體(Physique)項目和女子形體(Figure)項目,比打健美的肌肉量弱一個等級。

2017年,于洪帶着卞瑞英去香港參加了一次國際性的健美賽事。錘煉三年的肌肉和富有表現力的台風讓她拿到了前三的好成績。這給了卞瑞英很大的信心,她終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項目。

師父王禾第一次誇獎卞瑞英,也是在2017年。卞瑞英上場前,王禾給她抹身體油,邊抹邊說,“從現在開始,你可以享受比賽了。”師父的認可對卞瑞英來說尤為重要。2015年,卞瑞英在蘇州市健美比賽中拿了冠軍,不過在台下的王禾看來,那次比賽卞瑞英一直垂着頭,半邊頭發擋住了臉,肉眼可見的害羞和緊張。作為裁判的王禾,想沖上去罵她。

自打那以後,卞瑞英才有了“比賽”的意識。台下的訓練是一部分,舞台上的展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她不斷地鑽研頂尖運動員的視訊,從模仿她們的動作開始。後來,有舞蹈基礎的她,将民族舞、中國國術等元素都放到了肌肉展示環節中。在備賽的最後,身體最虛弱最累的時候,卞瑞英依然會拍一段視訊,調整自己動作的細節。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卞瑞英展示肌肉狀态

于洪認為這是卞瑞英最大的優勢。現在每次比賽,舞台上的卞瑞英的肌肉量可能不及第一、第二的頂尖選手,但她的展示動作都是最搶眼的,可以給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堅定的熱愛,超越人體極限

打專業比賽前,卞瑞英有長達三個月的備賽期。最開始的階段,她依然将此稱之為“減肥”,要努力把肥肉甩掉,然後是減脂,随着比賽的臨近,肌肉要越來越“幹”,通過大量的力量訓練把皮下脂肪減到更小,讓“老肌肉”露出來。女子健體運動員比賽時的體脂率一般控制在7%-8%之間。

對食物的欲望是要消除的。卞瑞英形容自己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野獸,需要定時被投喂食物。一天六次,間隔兩小時。飲食盡量幹淨,少油少鹽、根據體重計算碳水,由雞胸肉、白煮蛋、蔬菜和少量主食組成。她在網上成箱地囤最便宜的冷凍雞胸肉,過過水就是一餐。

餓是一種持續的感受。随着比賽的臨近,飲食結構中的碳水在逐漸降低,饑餓伴随着低迷的情緒湧來,如潮水般難以抵擋。卞瑞英形容每打一次賽,精神就死一次。訓練之外,她大部分時候都隻想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幹。有時候,她因小事向男友發火,男友陪着笑說,“你要不要吃點東西,吃點東西就好了。”

備賽的最後幾天,專業運動員還要對身體進行“脫水”,這也是“脫幹”的一部分,讓肌肉達到最佳形态。而身體會随着水分的流失變得脆弱,人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在舞台上展現力與美時,正是健美運動員身體最虛弱的時候。

身體是最誠實的。長期處于饑餓狀态下,身體對脂肪和糖分的渴望達到了極點。比賽一結束,卞瑞英會拿出幾天時間胡吃海喝那些幻想了無數遍的食物,冰淇淋、蛋糕、火鍋……對于普通人來說正常的一頓飯,對于她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當熱量和糖分注入身體,脂肪一下子就會長回來。王禾說,最初卞瑞英在賽季結束後會吃得毫無訓練痕迹,小肚子把練出來的腹肌塊覆寫掉,她隻能再通過訓練,将脂肪作為動力源,轉化為肌肉。

多年下來,卞瑞英習慣了這樣的反反複複。健美運動員就是不斷地在和身體作鬥争。

王禾有過很多徒弟。起初,他們都懷抱着對健美的最大熱情,但是一兩輪備賽下來,他們很快就被有些“反人類”的嚴苛生活方式打退。王禾四十幾個徒弟裡,能夠堅持下來的不超過十個。卞瑞英從不起眼的小胖子成長為頂級運動員,還是來源于她内心對健美堅定的熱愛,這種熱愛可以超越人體的極限。

上奧賽讓卞瑞英在健美圈走紅,上半年她奔波于各個城市籌辦粉絲見面會,體會了一把成名的快感。2021年6月,卞瑞英經新加坡隔離後,前往美國芝加哥參加職業賽,沖擊今年的奧賽。而疫情下,酒店的隔離環境令她沒有辦法保持健美運動員的日常——幹淨的食物和規律的訓練。備賽期間,她的疲憊和焦慮達到了這幾年的頂點,進奧賽拿名次成為了一個執念,但不論她怎麼進行高強度訓練,身體都無法快速“脫幹”。

“馬上要比賽了,你怎麼一點都不興奮?”夥伴看出了她的低落。

“你的身體可能像一條繃到最緊的皮筋。太疲憊了,就不願意去幫助你減脂。”教練一語道破她的狀态。

一語驚醒夢中人,卞瑞英意識到緊繃的身體不僅疲憊,還讓她喪失了比賽的激情——她想的是盡快比完賽交差,這不對勁。考慮良久,她選擇傾聽身體的反應,尊重身體,放棄這次職業賽,去煙霧山國家公園旅行了一周。她依舊随身帶着幹淨的食物和有氧器械。不過遊蕩在這個遊樂園般的城市,她允許自己徹底地任性一次,抛下負擔去吃喝玩樂。脂肪又開始蹭蹭上漲,精神卻得到了久違的放松。

回到家後卞瑞英又投入備賽,她聽到《黑悟空》,随着音樂節奏的起承,腦海裡開始自動編排動作。她知道,她對健美的熱愛又回來了。

肌肉越老越好,37歲的卞瑞英的肌肉已經被錘煉地越來越有質感,這是新手們很難超越的。王禾和于洪都認為,卞瑞英現在的狀态正是巅峰時刻,女性健美運動員的天花闆差不多在四十幾歲,那時人體機能會下降,增肌更不容易。不過也有例外,女子健美的标杆張萍,四十幾歲依然活躍在賽場。

卞瑞英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可以沖擊奧賽。成為奧賽冠軍,現在看來依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誰又能知道當年那個特别普通的、被人嘲笑的胖姑娘,可以一路走上奧賽的舞台呢?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她不能再回頭了

做金剛芭比有個好處,再也沒有人敢當面言語羞辱卞瑞英了。

夏天穿短袖露出胳膊,壯實的肌肉讓她有股生人勿近的距離感。一次在商場,一對男女在吵架,人群漸漸圍攏。争吵激烈,眼見着男人要動手打女人,沒人上前阻止,卞瑞英沖上前,拉住了那個男人要揮下的手,順勢擋在他們倆中間,對那個男人說,再動手她就報警了。

一直以來,卞瑞英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膽小鬼,是肌肉給了她對抗的力量與勇氣。

不過讓卞瑞英遺憾的是,她在健美上沒賺過什麼錢。迄今為止,她通過打比賽賺的最高獎金隻有兩千美金。健美運動員的日常飲食、補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參加職業賽的食宿、機票等差旅也是自費,投入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身為一名健美運動員,她所渴望的财富自由很簡單——某一天,有足夠的底氣說出“我不吃冷凍的雞胸肉!”要走進菜市場,現殺一隻活雞,隻取雞胸肉部分。

剛健身一年多的時候,卞瑞英就辭去了工作,失去收入來源的她漸漸地負擔不起高昂的日常開銷,“你就做私教,你這身材往健身房一站,别人肯定都來找你報課。”師弟這麼給出建議,她也這麼想。結果,往那一站,過于大塊的肌肉反而成了勸退的原因——大部分來健身房的女孩兒,隻是想減個肥,練出肌肉不在她們的考慮範圍内。

近幾年好些了,她逐漸積累了一些名氣和粉絲。在社交媒體上,卞瑞英稱自己是情感部落客,總是用粗犷的聲音談論家長裡短的情感問題,一副要罵醒人的兇狠姿态,一會兒又切換為魔性的笑聲,像一個喜劇演員。她覺得人們因為她的外形關注了她,又被她的搞笑性格圈粉,而不是健美本身——證據是她釋出的情感視訊的播放量總比訓練視訊高。

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在網上非議她,說她“像男人”、“肌肉太誇張”。心情好時,她會回怼回去,作為無聊生活的情緒發洩。不過比起曾經的胖子時期,現在的卞瑞英不那麼在意這些言語侮辱了,她有了自己堅定的審美,做到了由内而外欣賞自己的身體。

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賽舞台的女人,她的肌肉比施瓦辛格還壯

圖 | 生活中的卞瑞英

也有人想練成她這樣。卞瑞英在美國的健身房備賽,老闆跟她說,這裡的每個女生都想變成她。卞瑞英覺得誇張,老闆再次确認是“每個女生”。卞瑞英的自信在這樣一次次的贊美中逐漸建立。生活中的她不會像比賽時有那麼爆炸誇張的肌肉,她可以随心所欲地搭配各種各樣風格的衣服,運動、陽光、性感,都是她。她喜歡别人誇她漂亮,那種普遍意義上對外貌的最高贊揚,而不是隻從專業角度誇她的肌肉。

“我的自信都是别人給的。”卞瑞英覺得自己的内心,依然住着那個備受欺辱的脆弱胖子。“胖子隻要當過胖子,不管用什麼方法瘦下來,内心依然是個胖子。”那些年遭受過的身材羞辱刻在了她記憶的最深處。現在坐在男友的電瓶車後座上,她依然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太重了。

好在肌肉成了包裹住她内心的堡壘。如果沒有肌肉,她還是那個身材五五開、受人欺辱的胖子。不做職業運動員,她隻是個經常被開掉的小職員。她不能再回到那種生活了。

- END -

撰文 | 葛詩凡編輯|張鑫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