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家茨威格說:“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 ”

每個人的存在,都有不一樣的意義。如果你能找到自己,那麼不管周圍的環境發生怎樣的改變,你都可以勇敢地往前走,不會因為一點打擊就一蹶不振。

時光飛逝,我們無法讓它過得慢一點,生老病死,每個人都要經曆。

當身邊的伴侶,有一天突然離開的時候,你的内心一定是痛苦的,也許你會覺得往後的生活,不會再有色彩。

有些老人,習慣把未來的希望都寄托在伴侶身上,當對方意外離開自己的當下,為了擺脫内心的恐懼和不安,就會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

結果,隻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越發糟糕。

我們同小區的陳阿姨,從六十歲開始一個人生活,她的老伴兒因為癌症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無法接受這個沉痛的打擊,卻也不得不去面對。

兒女建議她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但她拒絕了,她覺得人老了,終究還是要學會依靠自己。

後來的她慢慢看透了,活明白了,再也不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是學會了取悅自己。她的經曆給很多老人敲響了警鐘,如果有一天,老伴兒不在了,不管你多難過,有幾件糊塗事也千萬不能做。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一:不要把全部積蓄都給子女,要為自己留後路

很多男人是不懂得為自己留後路的,當子女有事需要幫助的時候,甚至會拿出全部的身家去支援,似乎這是自己分内的義務。

可實際上,從子女成年的那一刻起,就理應負擔自己的人生了。

我們身為父母,能幫就幫一點,不幫他們也沒有理由道德綁架,不要以為對孩子好,就是無止境地付出,人終究還是要自私一點,懂得為自己而活。

如果老伴先走了,餘生,你更應該懂得為自己打算。

記得不要把全部的積蓄都給子女,雖然你們之間有着無法分割的血緣關系,但是人心都是自私的,想要餘生過得順心和自在,一定要懂得為自己留退路。

身上有錢,才有底氣面對往後的每一天,否則隻會更加患得患失罷了。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二:人心很複雜,婚姻很現實,不要沖動再婚

很喜歡周國平說過的一句話:“唯有内心富有豐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

當你能滿足自己的心靈需求,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人生的方向。

有些老人,當另一半離開後,無法面對當下的孤獨感,便會趕緊再找老伴兒。可是人心很複雜,婚姻很現實,沖動再婚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你永遠不知道,你選擇跟你随便湊合着過日子的那個人,能不能跟你交心,如果能是一種幸運,如果不能,則是一種常态。

就像《都挺好》裡的蘇大強一樣,夫妻去世後,沒有人照顧他,子女工作也很忙。他和保姆才接觸一段時間而已,就陷進去了。不管兒女怎麼勸說,都聽不進去。

可是保姆的動機并不單純,不過是覺得蘇大強有套房子罷了,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和他好好過日子。

不論男女,找對伴侶都很重要,一旦和錯的人結婚,生活反而會過得比單身還要糟。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三:不要放棄自己,要積極樂觀得面對往後的生活

魯豫在《偶遇》中寫道:“我們或許都曾經,或許正在經曆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生活不可能是順順利利的,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人生不同時刻的艱難。但當你勇敢走過那條漫長的隧道後,就會重新看見光亮,也能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美好。

到了晚年,如果老伴兒先走了,不論當下的你有多難過,都記得不要放棄自己,要積極面對生活。

内心真正成熟的人,可以快速調整心态,不會被負面的情緒所捆綁。哪怕是面對生離死别,他們在跌倒後也能快速地站起來。

當你用樂觀的心态,去看待眼前發生的一切,就不會自憐自艾了,而是會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有趣。

平時,可以和朋友一起吃飯,或者多培養一些愛好等等。當你的日子過得充實了,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多想了,到那時候,你會拾起對于生活的熱愛。

老了,如果老伴兒先走了,有幾件糊塗事,無論多難過都不能做

我們無法阻止老去,但是可以選擇老去的方式。如果有一天,你和老伴兒必須有一個人先走,那麼我希望留下來的那個人,能帶着離去的人對于生活的熱愛,加倍地用心和努力,走完餘生。

隻有這樣,他在另一個世界才會安心,隻有這樣,才能不辜負曾經的愛和期待。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