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沒有看起來很傻,最後卻被證明是聰明的事情?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要說曆史上被大家公認很傻的事情,就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竟然讓一個白癡兒子當皇帝,并且還開曆史倒車,大肆分封親王,重用外戚,導緻賈後專權和八王之亂,最終西晉帝國也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表明上看,司馬炎的這個行為非常愚蠢,因為,隻要是個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讓一個白癡兒子來當皇帝,更不會開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因為兩漢時期的外戚和藩王之患,那是曆曆在目。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把曆史鏡頭稍微拉長400年來看,就會發現,如此簡單的道理,不但司馬炎不知道,就連那個時代的所有政治強人都不知道。
首先,後趙開國皇帝石勒,雖然沒選擇一個白癡當皇帝,卻也是選擇了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他也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
後來,石勒的弟弟石虎奪取皇位後,他覺得司馬炎和石勒簡直就是蠢到家,因為,讓白癡或者幼小兒子當皇帝,這不是典型的讓大家觊觎皇位。是以,石虎上來後,那是選擇最有能力的兒子當繼承人,并且還重點培養他,結果呢,這個兒子崛起後,第一個要殺的人,竟然是石虎。
後來,這個兒子被石虎殺後,他又改立另外一個成年兒子當太子,不過這次他吸取教訓,另外再立一個強勢的兒子為親王,讓他們兩個互相制約,可結果呢,先是太子将這位親王給殺掉,接着他又準備殺掉石虎。最終,太子全家都被石虎殺掉。
傷心欲絕之下,石虎終于明白司馬炎和石勒的良苦用心,是以兜兜轉轉一大圈,石虎又回到了他們的老路,他也選擇了一個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但好歹石虎自己可以安然的度過後半生。
再後來的匈奴開國皇帝劉淵、成漢開國皇帝李雄、還有前秦的苻雄、苻堅,以及劉宋、蕭齊、蕭梁、甚至北方高家的北齊帝國,幾乎都遇到和石虎這樣的情況。
甚至到後來的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以及前期的李世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是以等到李世民晚年時,他也決定照搬司馬炎的布局。
總而言之,司馬炎大肆分封親王,李世民也大肆分封親王。司馬炎優秀的兒子很多,卻選擇一個白癡兒子當太子;李世民優秀的兒子也很多,但最終也選擇一個最弱小的李治當太子;同時,司馬炎重用賈氏這個外戚,李世民也重用長孫氏這個外戚。
當然,李世民還自作聰明地做了一些改變,比如,司馬炎給了分封的親王們很大的權限,但李世民卻限制了諸王的許多權力。
結果呢,整個李氏皇族,差點讓武則天給一鍋端掉,如果不是有幾個李氏皇族是武則天的親兒子和親孫子,大唐江山恐怕就三世而亡了。對此,李世民如果泉下有知,恐怕還不如全盤照搬司馬炎的。
當然,不僅僅是千古一帝李世民,還有大明朝的鐵血開國皇帝朱元璋,他也是分封親王,同時舍棄自己衆多優秀的兒子,選擇一個弱小的皇孫來當繼承人,當然,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雖然弱小,但起碼不是白癡,是以他的選擇自然要高過司馬炎。
但結果呢,朱允炆确實不是白癡,但卻自作聰明,上來就對強行改變朱元璋的布局,結果落得身死國滅。要不是朱棣也是朱家的成員,大明朝那也是二世而亡。到時朱元璋的史書上的評價,恐怕還不如司馬炎。
從這層意義上說,司馬炎幹的事情,雖然表明上看起來很傻很蠢,但從事後長達400多年的結果來看,司馬炎做的這些蠢事,卻顯然被證明是最明智的決定。
因為,這400年裡面,任何試圖超越司馬炎的努力,最後都被證明是徒勞,以至于後繼者最終隻能沿着司馬炎這條路繼續前進。
至于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又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我就不再多說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司馬炎留下的政治布局,看起來很傻,但卻被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件是聰明的事情,幾乎是當時條件下,最好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