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曆史九點半|文

名不見經傳白手起家的人,一旦成功後,總要給家族找個名人祖先,古往今來屢見不鮮,似乎成了成功者的标配。

比如劉邦原是沛縣泗水亭亭長,大緻相當于現在村警務室一把手的官職,家族世代為農,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屌絲。但當劉邦登基稱帝後,立即着手給自己找個名人祖先,以慰衆口,最後找到了帝堯後裔劉累。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朱元璋也曾幹過,朱元璋跟劉邦出身相似,甚至比劉邦還低微,建立明朝後,大臣們也給朱元璋找了個祖宗:南宋理學家朱熹。不過朱熹生活的年代和朱元璋實在太近了,引經據典還是八竿子打不着,最後隻能作罷。

朱元璋沒能認朱熹為祖,不過由于他在朱姓中名氣最大,後世朱姓又有很多發達之後,認朱元璋為祖先,幾百年過去了,真實與否誰又知道呢?這種傍個名人祖先的做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相當普遍的,幾乎所有的名人功成名就之後都會這麼做。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那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呢?這絕非心血來潮,而是大有用處的,總結起來有3點考慮,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普通人沒參透。

首先傍名人祖先是為家族正血統。中國人雖以文化區分,但其實非常看重血統,在古代尤其為甚,我們之是以宗祠文化興盛,就是因宗祠代表着血統。自古以來,即使你功成名就了,如果出身不好,依然會被人打心眼裡瞧不起,認為你是暴發戶。

而那些出身好,祖先有名人加持的,即便暫時落魄了,那也屬于沒落貴族,身份上是高人一等的。比如劉備,到劉備這一代家族淪落到織席販履(賣草席草鞋)為業,生活非常艱苦,但因他宣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各路豪傑也得恭敬地對他叫一聲劉皇叔。中山靖王劉勝據稱有120多個兒子,劉備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還不好說呢。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是以血統在古代很重要,象征着身份,那些功成名就者,為了顯示出身,傍個同姓名人做祖先,也就不奇怪了,現代成功者如此做,也是這個道理。至于是否真是那個名人之後,誰也不能保證,畢竟很多都是過了幾百年,上千年了。

其次,傍個名人祖先能團結家族。前面咱們說中國宗祠文化興盛,那老祖先為啥要建宗祠呢?一來是血統傳承,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宗祠能團結家族。宗祠供奉的祖先好比是精神圖騰,是家族的根,能夠牢牢将家族擰成一股繩。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而如果祖先是名人,那不但能團結家族,更能讓家族成員倍感自豪,塑造家族榮譽,這對于家族事業發展和傳承,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後,傍名人祖先是為擡高身價。這是最重要的考慮,比如民國時期“上海灘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大家都知道,杜月笙發迹前就是個賣水果的,後來混出了名堂,跻身上海灘三大亨。杜月笙原名叫杜月生,發迹後國學大師章太炎為他改名杜镛,号月笙,名字格調立馬就上去了。

為啥成功者都要傍個名人祖先?老祖宗悟出的道理,很多人沒參透

杜月笙不但改了名,當然也要給自己找個名人祖先,于是一幫文人翻遍經史子集,找曆史上能扯得上關系的杜姓名人,最後依然是章太炎找的祖宗相比較之下最合适,于是曾經的小混混杜月笙成了北宋名臣杜衍之後,杜家大修家譜祠堂,認祖歸宗了。

擡高身價是成功者傍名人祖先最重要的考慮。中國曆史悠久,戰亂頻發,即便有家譜記載、且祖上是名人的,誰也不能保證家譜記載的祖先就完全正确,不排除曾經也是某代發達了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