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宜賓釋出:
12月14日
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暨投資合作大會
在長甯縣舉行
會上
宜賓市作汽車産業推介,與會嘉賓
重點圍繞trong>等
進行了分享讨論
一起來看看
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保持了高速增長,特别是6月以來,月銷量連續重新整理曆史記錄,滲透率不斷提升。前11個月累計産量突破300萬輛,銷量接近3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驅動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trong>trong>trong>
不謀而合,比亞迪乘用車産業辦公室主任熊甜波也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帶動了2021年乘用車市場的整體回暖。她認為增長的背後一方面是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新能源發展大勢所趨,高密度技術創新引領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新産品布局豐富,新車型成為重要驅動力,新興主力消費群體對新能源認可度更高。
同時,中汽中心資料資源中心資料部部長李冰陽認為,新能源汽車呈現産品驅動效果明顯、月銷量及滲透率保持高位水準的特征。同時,新能源汽車增換購比例高于傳統車,使用者呈現增換購率高、女性占比高、豪華品牌比例高、年輕化使用者占比高的“四高”特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中表示,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610萬輛,同比增長3.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智能電動汽車作為一個創新品類,它為什麼能成功?威馬汽車集團戰略營運副總裁梅松林談到,一個新的品類不是對過去傳統産品簡單的取代。比如電動汽車已經擴大了使用場景,可以幫我們減排、減碳,可以幫我們儲能——中國不缺乏綠色的能源,包括宜賓的綠色能源非常多,但是以前為什麼沒發展?因為沒有很好的儲能單元,現在普及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最好的儲能單元,可以促進綠色能源的發展,是以電動汽車不是對燃油車的簡單取代。
智能電動汽車還可以充分利用大資料,快速解決新技術不成熟的地方,解決使用者的痛點。智能電動汽車還具有用車成本低、成本效益高、品牌口碑好、外觀造型搶眼、售後服務保障消費者認同等優點。
新能源汽車時代,怎麼樣做引領者?梅松林說,對标肯定不是引領者,創新才能引領,這不僅是單個方面創新,要做全面的創新,産品要領先、技術要領先、售後要領先、綜合實力要領先,把品牌做起來、綜合實力做起來,才能走向全球。“希望我們一起努力,推動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可期,但也面臨着發展的難題。“動力電池的原料供給和價格水準,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難以繞開的兩大難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認為,確定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不能隻關注整車制造,必須更加注重上遊産品的供給,特别是要盡快建立動力電池原料供給穩定和安全可控的産業鍊和供應鍊。
四川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産業發展
記者獲悉,四川省委、省政府曆來高度重視汽車産業的發展,近年來,更是将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作為“5+1”現代産業體系的重點培育方向。
目前,四川的汽車産業已經形成了整車、關鍵零部件、物流、營銷服務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産業鍊;同時,依托豐富的清潔能源和锂礦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産業,全省汽車産業轉型更新、提質增效取得了明顯成效。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以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定》,對産業轉型更新綠色低碳發展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促進動力電池産業發展壯大,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力電池産業基地,建設宜賓“動力電池之都”,要推動新能源汽車提檔更新,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建構“成渝氫走廊”,并争創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下一步,四川将繼續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在清潔能源、人口、科技以及市場潛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産業發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加快培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新興産業,為助力能源結構調整和實作“雙碳”目标做出更大的貢獻。
建設宜賓“動力電池之都”
宜賓一直懷揣“汽車夢”,并一直以來為夢而行。
近年來,宜賓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全局,搶抓省委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決策部署,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産業要素支撐和生态叢集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已引進吉利、凱翼、奇瑞新能源3家汽車企業和甯德時代200GWh動力電池生産項目及50餘家配套企業落戶宜賓,整車産能達20萬輛,是四川省首個具有轎車、SUV和MPV三大系乘用車生産資質的城市。
12月2日,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以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定》,明确提出要促進動力電池産業發展壯大,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力電池産業基地,建設宜賓“動力電池之都”。市第六次黨代會也提出,做大做強3000億級動力電池産業叢集、2000億級智能終端産業叢集。
目前,全市按照“1+2”規劃布局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産業,以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為核心承載區,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生産項目;三江新區長江工業園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控裝置及電子元器件生産制造,叙州區高捷園區主要布局汽車零部件。
全市按照“1+6”規劃布局動力電池産業,以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為核心生态圈布局電芯及核心配套項目,三江新區長江工業園布局電芯、隔膜、結構件等,三江新區羅龍工業園布局銅(鋁)箔,江安縣工業園布局涉化工類的前端材料,珙縣工業園布局負極材料、涉表面處理工藝類,屏山縣工業園布局負極材料,高縣工業園布局回收循環利用項目。
全市現已落戶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甯德時代,全部建成後産能達200GWh,引進大族雷射、長盈精密等配套項目32個,投資額為800億元。
未來五年,宜賓将緊扣省委對宜賓發展定位,順應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産業結構需要,打造以整車和新能源汽車“三電”為核心,以關鍵汽車零部件、锂電材料、智能網聯系統為支撐的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産業鍊體系,加快建成“整車産銷50萬輛、動力電池産銷200GWh,産值規模4000億元”的全國重要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基地、全球有影響的動力電池産業基地和“動力電池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