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机遇、有基础,宜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势已成

据宜宾发布:

12月14日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暨投资合作大会

在长宁县举行

会上

宜宾市作汽车产业推介,与会嘉宾

重点围绕trong>等

进行了分享讨论

一起来看看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爆发式增长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保持了高速增长,特别是6月以来,月销量连续刷新历史记录,渗透率不断提升。前11个月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已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了市场驱动。

trong>trong>trong>

不谋而合,比亚迪乘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熊甜波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2021年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回暖。她认为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新能源发展大势所趋,高密度技术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新产品布局丰富,新车型成为重要驱动力,新兴主力消费群体对新能源认可度更高。

同时,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部部长李冰阳认为,新能源汽车呈现产品驱动效果明显、月销量及渗透率保持高位水平的特征。同时,新能源汽车增换购比例高于传统车,用户呈现增换购率高、女性占比高、豪华品牌比例高、年轻化用户占比高的“四高”特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中表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

智能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创新品类,它为什么能成功?威马汽车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梅松林谈到,一个新的品类不是对过去传统产品简单的取代。比如电动汽车已经扩大了使用场景,可以帮我们减排、减碳,可以帮我们储能——中国不缺乏绿色的能源,包括宜宾的绿色能源非常多,但是以前为什么没发展?因为没有很好的储能单元,现在普及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最好的储能单元,可以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因此电动汽车不是对燃油车的简单取代。

智能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快速解决新技术不成熟的地方,解决用户的痛点。智能电动汽车还具有用车成本低、性价比高、品牌口碑好、外观造型抢眼、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认同等优点。

新能源汽车时代,怎么样做引领者?梅松林说,对标肯定不是引领者,创新才能引领,这不仅是单个方面创新,要做全面的创新,产品要领先、技术要领先、售后要领先、综合实力要领先,把品牌做起来、综合实力做起来,才能走向全球。“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推动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可期,但也面临着发展的难题。“动力电池的原料供给和价格水平,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难以绕开的两大难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认为,确保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关注整车制造,必须更加注重上游产品的供给,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动力电池原料供给稳定和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四川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记者获悉,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作为“5+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培育方向。

目前,四川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整车、关键零部件、物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和锂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全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宜宾“动力电池之都”,要推动新能源汽车提档升级,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构建“成渝氢走廊”,并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在清洁能源、人口、科技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加快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新兴产业,为助力能源结构调整和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宜宾“动力电池之都”

宜宾一直怀揣“汽车梦”,并一直以来为梦而行。

近年来,宜宾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全局,抢抓省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要素支撑和生态集群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已引进吉利、凯翼、奇瑞新能源3家汽车企业和宁德时代20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及5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宜宾,整车产能达20万辆,是四川省首个具有轿车、SUV和MPV三大系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城市。

12月2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宜宾“动力电池之都”。市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做大做强3000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2000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按照“1+2”规划布局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以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区,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机电控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叙州区高捷园区主要布局汽车零部件。

全市按照“1+6”规划布局动力电池产业,以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为核心生态圈布局电芯及核心配套项目,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布局电芯、隔膜、结构件等,三江新区罗龙工业园布局铜(铝)箔,江安县工业园布局涉化工类的前端材料,珙县工业园布局负极材料、涉表面处理工艺类,屏山县工业园布局负极材料,高县工业园布局回收循环利用项目。

全市现已落户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全部建成后产能达200GWh,引进大族激光、长盈精密等配套项目32个,投资额为800亿元。

未来五年,宜宾将紧扣省委对宜宾发展定位,顺应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打造以整车和新能源汽车“三电”为核心,以关键汽车零部件、锂电材料、智能网联系统为支撑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体系,加快建成“整车产销50万辆、动力电池产销200GWh,产值规模4000亿元”的全国重要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全球有影响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和“动力电池之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