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聖賢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唐朝開創了“貞觀之治”,百姓生活富足,以至于唐朝很長一段時期都處于國泰民安、國力強盛的時代。

國家有錢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皇室以及達官貴人們奢靡的生活方式,是以唐朝就有着說不完的宮廷生活秘事。唐太宗在位的23年,無論是治國方略還是個人私生活都被人津津樂道。

李世民一生有很多兒女,其中新城公主最受他的寵愛。

新城公主也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最小的女兒,她從出生就深受父親和哥哥們喜歡,

可謂是泡在愛意裡長大的,然而這些寵愛卻不能改變她不幸的人生。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備受寵愛

新城公主生于貞觀八年,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兒。自古家中老幺多受寵,哪怕是在兒女衆多的宮廷大院也一樣。那麼唐太宗對這位女兒的寵愛達到了什麼程度呢?

根據史料記載,“封衡山郡公主,唯有輝,平原陋其加渥”,

即在新城公主八歲的時候就被封賜予了衡山的封号。

衡山今位于我國湖南省境内,有着中國“五嶽”之一的稱号。

在唐朝時期,有律法銘文規定名山大川是不能作為封号的,而唐太宗為了女兒,甘願冒天下大不韪,硬是将新城公主封為“衡山郡公主”,從此事可以看出唐太宗對這個小女兒的疼愛程度。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不久之後,唐太宗又賜封了湯沐邑給新城公主。

按照唐朝的規定,公主們隻有在出嫁後才能得到封地。

而新城公主拿到封地的時候還是個八九歲的孩子。

可見唐太宗真的非常寵愛自己的女兒,為了寵她居然三番兩次地越過律法規定給予她獎賞。

新城公主就在唐太宗的庇護下慢慢地長大,待到她年滿十六歲行完成人禮後,唐太宗就将她許配給了魏征的兒子。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三段婚姻

新城公主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但是成人之後就開始變得坎坷起來,她的不幸基本都與她的三段婚姻有關。

貞觀十六年魏征病重,李世民親自前往探望。兩人聊了一會,李世民問他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魏征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便說道:“我家的事已經沒什麼可操心的了,就是怕國家出亂子”。

這一席話讓李世民感動不已,沒想到魏征在病中還記挂着國家,不愧為一代忠臣。

随後李世民便将新城公主許配給了魏征的兒子,也算是對魏征一門忠烈的回報,不久後魏征便去世了。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四個月後,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随後杜正倫也被罷官。因為魏征生前舉薦過侯君集為宰相,于是李世民認為魏征也參與了謀反行動,一氣之下便取消了新城公主的婚約。

随後唐太宗一直在為新城公主挑選合适的驸馬,

貞觀二十三年在長孫皇後的生辰上,長孫皇後的堂弟長孫诠儀表堂堂,得到了李治的欣賞,于是他便當場作主将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他。

可是還沒等公主出嫁,唐太宗就駕崩了。按照唐朝慣例,子女要為父母守孝三年,是以公主與長孫诠的婚事就又被耽誤了三年。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後來唐高宗李治繼位,守孝期一滿,他便幫妹妹舉辦了盛大的婚禮。那時的長孫家可謂是鼎盛一時,深得唐高宗的喜愛。長孫诠的父親也因為這樁婚事加官進爵,享受高官厚祿。

婚後新城公主與長孫诠非常恩愛,夫妻倆琴瑟和鳴,羨煞旁人。

公主出嫁的時候,唐高宗給了5000戶的封邑嫁妝,可見唐高宗對這位妹妹的重視和疼愛。

顯慶四年,李治想廢王皇後,改立武則天為皇後,為此長孫無忌提出了反對意見,兩人生出了沖突。過後唐高宗便将長孫無忌發配流放,長孫诠也是以遭到連累被唐高宗賜死。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失去了深愛的丈夫,新城公主一時間無法接受,每天過得頹廢消沉。

她心中對哥哥的不滿和怨恨無法發洩,于是就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獲得解脫。

唐高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緩和與妹妹的關系

,他便做主将新城公主許配給韋正矩。

新城公主根本不願意嫁,可是皇命難為。

兩人成婚後,韋正矩連升了八級,可謂平步青雲。然而在婚姻中兩人卻是多磨難。新城公主雖然嫁了過來,但還是對長孫诠念念不忘,日夜思念自己的亡夫,對韋正矩不冷不熱。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時間一長,兩人的沖突就開始擴大,争吵便成了家常便飯。

新城公主也在這樣的婚姻中郁郁寡歡,最終離世。

皇後規格陵寝

新城公主去世後,唐高宗非常内疚。以為找個好夫婿就能幫她擺脫痛苦,沒想到卻将她推入了無底的深淵。但是唐高宗不相信新城公主是抑郁而終,認為是韋正矩殺害了她,于是便下令将韋正矩處死了。

後來為了彌補自己的妹妹,唐高宗以皇後規格将新城公主風光下葬。

而在唐朝幾百年的曆史中,能以皇後規格葬入皇陵的也隻有新城公主一人,可見唐高宗對她的寵愛。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後來考古學家在對陝西鹹陽的昭陵進行挖掘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跟皇後規格一樣的墓,後确定是唐新城公主的陵墓。在陵墓的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新城公主墓中有很多精美的壁畫,

但是壁畫上的侍女頭部都被塗掉了。這引起了曆史學家們的注意,

有人提出是否盜墓賊所為,因為在考古學者們到來之前,這個墓被盜墓賊光顧過。

後來其他人否認了這個說法,一般盜墓賊隻對陪葬品感興趣,很少會理會墓中的壁畫,而且就算要破壞不可能隻會是侍女的頭。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是以考古學家認為壁畫在公主下葬前就已經被破壞了,

那麼誰那麼大膽敢破壞公主陵墓呢?唯一的答案隻能是唐高宗李治。

據說當年新城公主去世的時候,李治非常的懊悔,甚至責怪了公主身邊的侍女沒有伺候好公主才導緻她死亡。于是為了發洩怨恨,他把墓中壁畫的侍女頭部全部塗掉也是情有可原。

既然唐高宗的怨恨已經這麼深了,那麼也可以合理推測,

當時新城公主身邊的侍女也應該都被拉去陪葬了。

分析為之後,不得不說一句:

“這壁畫的背後實在不太光彩”。

李治為何将妹妹以皇後禮下葬?1000年後,專家:墓中壁畫不光彩

為了自己舒服就将怨恨發洩在無辜的人身上,可見唐高宗在處理這件事情時候的無情,自古帝王多冷漠,說得就是這樣吧。

新城公主從出生到成年得到了父親的無盡寵愛,可謂是讓宮裡其他子女羨慕不已。但幸運沒有一直伴随着她,她的不幸都從婚姻開始。

第一和第二任丈夫都是受到了政治上的牽連,因為與第三任丈夫沒有感情是以郁郁而終。在這個過程中,新城公主都要被動地承受着結果,這就是皇室子女命定的悲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