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宋軍

1234年發生了“端平入洛”事件,宋蒙全面開戰。但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南宋雖偏安一隅,卻阻擋蒙元45年(以1279崖山之戰為終點),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迹。南宋滅亡的原因是史學界讨論的話題,長期以來,賈似道被當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賈似道也成了南宋奸臣的代表,但通過對賈似道執政時期政策的研究,發現也許曆史并不簡單,賈似道反而還延緩了南宋的滅亡。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賈似道

一、南宋的财政情況

不論古今,打仗其實就是打經濟,國家要能滿足戰争開銷,戰争就能持續下去。但宋蒙開戰之前,南宋财政已經瀕臨崩潰。

宋甯宗1206年,南宋軍隊在權臣韓侂[tuō]胄的指揮下進行了開禧北伐,結果失敗,南宋初年囤積的物資、财富全部喪失。1208年宋金議和,南宋給金朝的歲币增加至30萬兩白銀、30萬匹絹,另付戰争賠款300萬兩白銀。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此外,宋朝傳統的三冗問題也加劇了财政負擔。先說冗兵。宋理宗時期,南宋正規軍保持在70萬人左右,加上地方廂軍,總兵力超過百萬,一年需要軍糧700萬石。而南宋的鼎盛期孝宗朝,南宋稅收不過600餘萬石;理宗時期,領土萎縮,是以稅收必然減少。是以宋朝根本不能滿足軍饷的需要。是以南宋詩人王邁說“兵之費為重”“兵之蠹最深”。冗官,也是如此。南宋繼承了北宋的官員政策,蔭蔽、推恩、科舉,制造了大量隻拿工資不幹活的官員。南宋大臣、史學家李心傳說1213年南宋七品以下的官員已經達到了3.8萬多人。冗費,在前兩項開支之外,南宋皇室開支、救災開支也是大項。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為了挽救财政危機,南宋當局隻能殺雞取卵,通過加征地稅、商稅,實行專賣,多發交子(正式名稱叫“楮币”)等方式增加收入,結果使得南宋财政更加崩壞。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宋代交子

二、賈似道和當時形勢

賈似道,浙江台州人,其父官拜京湖制置使,賈似道以蔭蔽入仕,初期隻能當管糧倉的小官,但賈似道的姐姐是宋理宗愛妃,是以作為國舅的賈似道開始平步青雲。

1234年,即宋理宗端平元年,理宗也許失了智,居然想着聯合蒙古滅金雪恥,但随後宋蒙軍隊發生龃龉,結果在洛陽宋軍被蒙軍打敗,至此宋蒙爆發了全面戰争。南宋面臨的形勢遠比北宋末年更嚴重,此時的南宋保有長江沿線,防線漫長,蒙古在長江上遊、中遊展開猛攻,南宋在軍事上岌岌可危。和外在威脅相對應的,就是南宋内部的财政窘況。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宋理宗

1259年,即理宗開慶元年,宋蒙爆發了大規模交戰,史稱“開慶之役”。賈似道作為兩淮宣撫使率軍赴長江中遊參戰。10月,賈似道的軍隊到達鄂州,11月被委任總管戰局的賈似道率700人親赴前線,鼓舞士氣,一時間宋軍士氣大振,抵擋住了忽必烈的猛烈進攻。又逢大汗蒙哥在四川被打死,賈似道抓住機會和忽必烈議和,蒙軍遂退。是以賈似道上書稱,“諸路大捷,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憑借退蒙之功,賈似道名聲大振,更得理宗信任。在外交安全的情況下,賈似道開始對内籌劃改革。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忽必烈

三、賈似道的公田法

1262年,賈似道的黨羽吳勢卿、劉良貴向賈似道提出“回買公田”(簡稱公田法)以緩解财政危機的建議。所謂公田法,宋人認為就是漢代的名田、限田之法,即針對權貴兼并土地,富者田連阡陌,囤積糧食,貧者投身豪門成為私奴,緻使國家控制的人口、稅收減少這種情況,賈似道限定權貴占田數量。具體來說:一品官合法占田500畝,二品450畝,依次遞減50畝,至九品官隻能占田50畝,多出這個數量的田地算作公田,由國家贖買,贖買完的土地仍由農民耕種,按畝納稅,廢除雜稅。此舉類似屯田,極大地束縛了農民的人身自由,但卻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贖買價格按照每畝地的産糧量來算,一畝地能産糧1石,則為200貫一畝;産9鬥,則180貫一畝;地每少産1鬥,價格下降20貫,至最低産量為6鬥的田地,價格為120貫一畝。

而贖買手段不全是真金白銀。如果贖買的土地在5000畝以上,給土地價格5%的真金白銀;按50%的價格給與地主家相應官身,讓其選擇子弟一人充當官員;按25%的價格發給地主度牒(宋代僧道憑證,《水浒傳》裡魯智深的度牒就是從地主手裡得到的,而那個地主的度牒則是花錢買的),讓他可以自由送人;發給25%的交子。簡單來說,如果5000畝地價值100萬,那麼贖買的時候隻給地主5萬真金白銀,剩下的95萬就不給現錢了,而是用官身、交子和度牒來抵。贖買5000畝以下的土地,也是隻給土地價格5%的白銀,其餘度牒、交子、官身相應調整。通過這個贖買辦法,我們看到,宋朝可是把能用的支付手段全用上了,但給真金白銀的比例太低,基本就是空手套白狼。

賈似道的原本意圖是在浙江和江蘇實行試點,宋理宗當即同意并命臨安知府劉良貴負責此事。但公田法正式實行之前,就遭到朝中大部分人和地方在鄉地主的反對,使得公田法不得實行,理宗也是以動搖。關鍵時刻,賈似道據理力争,并做出讓步,他說“買田,永免和籴(和籴是南宋在正稅以外實行的一種附加稅),自是良法美意,要當始于浙西,庶他路視為則也”。于是,理宗讓自己的親弟弟獻出多餘的田産,作為表率,并下令縮減試點,隻在浙西六地實行,這才使得公田法得以試行。這六地就是臨安、嘉興、平江、安吉、常州、鎮江。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宋朝宮廷

1263年,在賈似道的強力督促下,六地土地基本贖買完成,有350多萬畝土地成為負擔國稅的公田,大大緩解了南宋的财政壓力。1268年,宋朝對六地公田管理體制進行了更新,設定催督官,将過去分地分農種植,改為“召人承佃,自耕自種,自運自納,止令分司任責拘催”,即召集佃農承包租種,自負盈虧,稅賦需要農民自己運到稅收局,稅收司隻負責收集稅收。這樣一來,地租比過去減免2分,此舉可謂解放了農民,加大了農民的人身自由。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四、黯然落幕

公田法極大地損害了地主和官僚的利益,是以遭到他們的集體抵制。作為權臣的賈似道在1264年甚至被官僚們逼得申請辭職。但公田法給朝廷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極大地緩解了南宋的财政危機,是以理宗說公田法“上可以免朝廷造楮币之費,下可以免浙右和籴之擾”、“一歲之軍饷,皆仰給于此”,是以堅決不同意賈似道辭職,也不同意廢除公田法。就是在皇帝的強力推行下,六地公田法就這麼實行着,但反對的勢力卻沒有死心。而此時的理宗已經病入膏肓,雖然在他的耳提面命之下,繼任的度宗也實行公田法,但到了度宗病逝的1274年,蒙古再次攻宋,賈似道出征戰敗,導緻南宋全線崩潰,至此宋朝再無還手之力。接着賈似道被罷免,這直接影響了公田法的實行。至1275年,恭宗在位時,實行了14年的公田法被正式廢除,公田被“盡給付原佃主”。一年後,臨安淪陷;1279年,崖山一戰,南宋徹底滅亡。

南宋滅亡真的怨他嗎?賈似道是救國還是禍國,曆史不一定那麼簡單

蒙古鐵騎

文史君說

公田法實行的14年間,南宋基本滿足了軍隊的開支,甚至在1265年度宗還下旨“豐儲倉撥公田米五十萬石付平籴倉,遇米貴平價出籴”,可見南宋已經有了十分充足的糧食來調控市場。從這一點來看,賈似道對南宋社會還是做出一定貢獻的。南宋滅亡并非個人因素,宋蒙之間的戰争,也非個人因素可以決定。對賈似道這樣的政治人物,我們在評價的時候除了個人品行之外,還是應該更注重他的政績,這樣才更客觀。

參考文獻

周密:《齊東野語·景定行公田》,中華書局,1983 年。

吳旭霞:《論南宋末年的公田法》,《江西社會科學》1986年第6期。

任崇嶽:《南宋末年公田法論述》,《河南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