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富士康、小米之後,有一位“大佬”宣布進軍汽車行業。12月15日,由李一男創立的牛創新能源釋出旗下全新汽車品牌“NIUTRON”,并公布其中文名為“自遊家”。根據官方描述,NIUTRON象征探索世界的精神,品牌核心倡導探索、精進、愉悅,中文名命名為“自遊家”,希望為使用者提供自在駕馭、遊刃有餘的出行體驗。

根據規劃,自遊家産品布局采用純電動和增程式并行,已經開發了Gemini雙子平台。基于該平台推出的首款産品自遊家NV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預計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在品牌定位上,李一男稱“肯定是高端”。不過對于首款産品的目标人群,自遊家的高管團隊還沒有給出明确的定義,但明确“不會對标市場現有品牌的某一款車型”,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
綜合媒體報道,牛創新能源科技(NIUTRON)造車項目立項于2018年11月,品牌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而研發及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常州,目前公司核心研發團隊接近1000人,均來自于國内外主流一線汽車公司。2020年12月,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冊登記,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該公司為台港澳法人獨資的外資企業。今年8月,牛創新能源位址變更為常州市金壇區,同時注冊資本由5000萬美元增長4億美元。
牛創新能源位址變更的原因與生産資質有關。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稱,小牛電動車将通過收購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的方式跨界造車,這一消息很快被官方否認。不過據知情人士稱,李一男與北汽新能源确實就收購一事進行談判,雖然收購沒有談成,但是最終選擇了距離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30公裡的大乘汽車工廠。
資料顯示,大乘汽車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前身是江蘇金壇長蕩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更名為大乘汽車有限公司。與其它新勢力車企不同的是,大乘汽車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同時擁有江蘇金壇和江西撫州兩大生産基地。
自2019年10月開始,大乘汽車拖欠員工薪資的報道時有出現。據大乘員工透露,大乘汽車常州金壇基地已連續多月出現拖欠薪資的情況,其中2019年薪資僅發放部分,2020年工資至今全額未發放,涉及員工超過1500名。此外,疫情後大乘汽車金壇基地第一批複工員工有500名左右,均暫未安排明确工作任務,其餘員工暫不通知複工。
據媒體《汽車公社》報道,目前大乘汽車已被撫州市高新區破産清算組接手,相關資産清算手續正在辦理中,而大乘汽車兩大生産基地也已經易手,撫州工廠被比亞迪接手,常州工廠被牛創新能源接手。不過,牛創新能源目前是以租賃的方式使用着大乘科技産業園,已經有部分牛創新能源員工進入到該産業園辦公。
地圖上還顯示着“大乘汽車”的産業園,如今已經挂上了“NIUTRON”的LOGO,正門後面的辦公樓,數名勞工正在清洗外牆玻璃。值得一提的是,這片産業園距離理想汽車的常州基地僅40多公裡。據了解,李一男與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私交甚好,這兩個人也很快将在新賽道相遇,因為牛創新能源首款車型就是中大型增程式SUV,與理想ONE一緻。
牛人造車并不是什麼新鮮事。1月11日,百度與吉利控股強強聯手,官宣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百度也将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正式進軍汽車行業。随後,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在3月2日正式成立。3月30日,雷軍正式宣布小米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并宣稱“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願意押上全部聲譽。”按照規劃,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産。10月18日,富士康對外釋出了三款電動車,其中包括電動巴士 Model T、SUV Model C、商務豪華車 Model E。此前,富士康創始人兼前董事長郭台銘在内部會議上表示,“蘋果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麼就不能造電動車?”除了以上,包括恒大、阿裡巴巴、甯德時代、360等都參與造車。
當電動化和智能化成為未來汽車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造車,傳統車企也在加快這一市場的布局。就在昨日,曾在多次場合炮轟電動車的豐田章男,舉辦豐田電動車戰略釋出會,豐田章男宣布在2030年前投入350億美元進行電動車的研究,并在此之前将推出30款電動汽車,雷克薩斯品牌也将全面轉型為純電品牌。按照計劃,豐田汽車将針對包括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在内的新能源汽車投資上投入8萬億日元的研發成本(350億美元),其中一半用于純電動方向的研究。到2030年,豐田新能源車的銷量将占總銷量的75%,力争年銷量350萬輛。
基于以上,李一男造車其實也不意外。不過,擺在李一男面前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資金、技術、人才等。此前,蔚來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不要造車。今日,牛創新能源也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IDG資本和Coatue Management領投5億美元。
車上時光|全新旅程
公衆号ID:車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