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文/紀布

話說,對抗戰史比較熟悉的朋友們肯定對“川軍團”的威名有所耳聞。曾經,在電視上熱播過一部名為“團長”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川軍團在異鄉抗戰的故事。此劇一播,引起了評論熱潮。

350多萬川軍背井離鄉,為民族大義,不畏犧牲,在各大戰場與小日本作戰。是以,“無川不成軍”的美名被衆人所知。雖說川軍裝備很差,但打起小日本絕不含糊,隻有你死我活!不過,在全面抗戰前,川軍的形象并不太好,隻要提到“川軍”,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

為何如此?因為川軍有個外号——“雙槍兵”!一支老步槍,一杆老煙槍,身披破軍裝,腳踩爛草鞋,這就是川軍的“标配”了。更有甚者,一些兵痞為了搞點“家夥”,搶了閻錫山的軍火,氣的閻老西對川軍大罵:“抗日不足,擾民有餘”!川軍也是以被“逐出”第二戰區,成為了“野孩子”。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淞滬會戰爆發,上海岌岌可危。小日本一個月就将南京攻下并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此仇此狠,所有中國人永遠銘記于心!自全面抗戰爆發,在正面的大會戰上,中國一直沒有取得任何一場勝利。

日軍士氣正盛,欲乘勝追擊,并企圖将中國鐵路樞紐(徐州地區)攻占,徹底打通“津浦鐵路”,使南北貫穿,更好地吞并中國,徐州會戰一觸即發!

此時,第五戰區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情況緊急,白崇禧對李宗仁說,是否讓川軍來增援,李宗仁說即使川軍再差,那也比木頭強,最次也能當個“炮灰”。于是,被抛棄很久的“野孩子”重歸正道,加入第五戰區。川軍團的将士們心裡都憋着一口氣,誓死要為川軍正名!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山東軍閥韓複榘面對日寇不戰而退,北面的小鬼子輕易地就渡過了黃河,直撲台兒莊!

為了抵抗南下的小鬼子,川軍團臨危受命,在台兒莊北面的滕縣進行了布防。經過幾日的血戰,川軍團面對小鬼子強大的火力不得不放棄滕縣陣地并向城郭内陣地撤退,繼續阻擊。

1938年3月16日,小鬼子憑借着重炮火力與飛機的支援下,向滕縣地區發起了總攻,3000多發炮彈傾瀉到城内,随後鬼子步兵開始大面積沖鋒。這種打法還真印證了電視劇“團長”中的那句經典話:“鬼子萬年不變的打法,炮兵哄完了步兵沖,步兵沖不下,炮兵接着轟,轟完步兵接着沖”。川軍團早已伏擊在城牆兩側多時,當鬼子來犯,直接用手榴彈迎接,這樣簡單的打法,擊退數次進攻。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小鬼子吃了幾次虧,開始加大對川軍團的炮火打擊。川軍孤立無援,将士們的裝備與後勤更是簡陋,遭受幾輪打擊,自身的傷亡也非常慘重,次日不得不再次向内城撤退。

經過幾日炮火璀璨的藤縣,一片火海,硝煙彌漫。即使如此,川軍團的将士們并沒有退縮,繼續與小日本死鬥,陣地被鬼子不斷蠶食,情況不容樂觀。

就在這危急關頭,第122師師長王銘章,指令所部轉移陣地繼續與小鬼子抵抗,可是,在他發出“決心死拼,以報國家”的電報後,卻不幸中彈,飲恨而亡。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王銘章陣亡後,川軍除了少許部隊突圍成功,被圍困在城内的将士們沒有一個孬種,都抱必死之決心,與小鬼子展開巷戰,直到18日正午,槍炮聲停止,藤縣失守,所有守軍将士全部陣亡。

雖說滕縣保衛戰失敗,但川軍用鮮血與生命掙來的寶貴時間為台兒莊戰役取得大勝奠定了基礎!正如李宗仁曾經歎道:“若無川軍将士死守藤縣,豈能有台兒莊之大捷!”

川軍将士用鮮血與生命捍衛了川人的尊嚴,正如川軍出川前的那面“死字旗”一樣,第41軍122師師長王銘章在率領川軍駐守在滕縣時就早已抱必死決心!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王銘章曾說過:“民族之大義高于一切,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際,我師甯願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即使不剩一兵一卒,死亦無憾,亦無怨尤!亦不如此,吾輩則無顔以對國家,更不足以贖川軍20年内戰之罪愆”!

古人雲:“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川軍團在滕縣之戰,赢得了曾經失去的尊嚴!不僅如此,川軍在抗日戰争中的貢獻也不僅僅隻有一個滕縣之戰。

在整個抗戰期間,350萬川人出川,占全國總抗日武裝力量的五分之一,将士犧牲率也高達百分之二十。是以說:“無川不成軍,川人的确當之無愧!”

此軍抗戰前被貶稱“雙槍兵”,此役後重奪尊嚴,李宗仁都為之感歎

本文參考材料:《二戰全紀實》,《中國抗日戰争全記錄》,《川人大抗戰》,《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抗日戰争,川軍,淞滬會戰,國民革命軍第41軍,王銘章,藤縣之戰,台兒莊戰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