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而得一夕安寝”,出自六國論。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四起,國與國之間戰亂不斷,而面臨強國,一些小國為了避免被吞并,就選擇“割城求和”,但往往最後的下場隻有被吞并的下場。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除了春秋時期,在晚清時,西方列強就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其中就有不少的割地條約,而在割地條約當中,不管是那塊土地,清政府都隻規定租借99年,從未超過99年,這又是為何?

這還得從1841年,清政府跟英國之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開始說起,鴉片戰争失敗後,英國要求将香港的九龍半島以南的地區劃給英國當租界,時間為100年,當時清政府極力阻止,要求隻租99年。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就連後來的山東地區與德國簽訂的也是99年,法國也是99年,從來沒有超過99年,100年和99年雖然看上起隻有一年,但差别可大了去了,當時按照國際上不成文的的規定來講,凡是租借100年的地區,就永久失去了這塊土地的主權。

也就是說這塊土地在一百年後将歸為列強所有,如果隻是99年,那肯定是要歸還的,這點清政府也很清楚西方列強的打算,而他們在這99年當中租借時間是“合法”的,一旦超過99年,就屬于侵略行為。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而這99年當中,我國的國力逐漸強盛,一些國土也是提前回歸,隻不過澳門和香港都是99年之後才回歸的,其實在香港回歸之前,英國就跟我國提起國提前回歸,不過這個提起“回歸”是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就是回歸之後,英國在香港保留主權和換治權,這個就是香港“回歸”之後,英國仍然保留現有的治理模式,雖然在理論上回歸,但其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99年之後,香港就是名義上的回歸了。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英國之是以提出這個要求,是因為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當時英國勞工階級聽過了俄國十月革命,他們也加入了這場革命當中,而英國的新政權又迫切的需要得到認可,英國自然就盯上了我國。

但是他們又不想損失香港,于是就提出了主權換治權,我國自然強烈反對,甯願多等幾年,也不能将領土拱手讓人,清政府也十分的清楚,錢可以再賺,但是領土一定不能丢失,他們也是經過艱難的談判才訂下99年。

清朝租借土地為什麼死磕99年,其實國際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如果當時清政府不了解國際基本法,那肯定被列強給欺騙了,我國的領土也難以回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