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22年在周圍衆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中,蘇聯可以說橫空出世,橫跨歐亞兩個大洲,總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蘇聯本來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創始者和領頭人,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十年,蘇聯于1991年宣布正式解體,社會主義制度也被徹底抛棄。

蘇聯的短暫輝煌頗有些秦二世而亡的遺憾,蘇聯和千百年前的大秦王朝一樣,同樣是先經曆了内部統一,社會變革,達到了曆史的新高度,卻就在同一時期,出現了難以調和的沖突,最終走向衰落和毀滅,而它們的另一大相同之處就是,堡壘均是從内部開始攻破。秦是因為暴政,而蘇聯則是内部的腐化變質。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政府内部的A錢腐敗和特權階級橫行已成趨勢,可以說這時蘇共内部人員已經把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這樣的高尚宣言抛擲腦後,他們每時每刻不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考慮,而為了維護利益,他們想的就是廢除共産主義,實行資本主義,這樣他們自己的資産可以繼續擴大,最終他們推翻了自己的共産制度。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斯大林批判埋下隐患

蘇聯建設共産主義的道路是極其曲折的,走了不少彎路,這其中就包含了斯大林上台後一手炮制的斯大林模式,即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這一模式在蘇聯成立的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曆史成績,幫助政府在動蕩的國際背景下穩定住民心,集中國家力量對抗敵國,組織集中建設。

但在國家發展趨于平穩時期,斯大林模式的适用情景已經改變,斯大林模式無法再為國家發展帶來正向作用,但斯大林非但沒有廢除該模式,反而變本加厲,樹立了不正确的個人崇拜,踐踏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原則,用長官意志取代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集中制,使得這一社會主義制度染上了集權色彩。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赫魯曉夫上台後,對斯大林模式提出了徹底的批判,但這種批評雖然嚴苛,卻又沒真正批評到點子上,沒有讓後期的蘇維埃政府避免走上特權化道路。

相反,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評變相更新成對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批評,這種批評動搖到了蘇聯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也為蘇聯後期的解體埋下了隐患。

斯大林真正的問題在于不懂得因國情的變化相應地變換國策,而且盲目搞個人崇拜,失去了對民主和法治的敬畏,但原本的社會主義思想沒有問題,且也不能因為斯大林犯下的錯誤,就把他曾經的帶領蘇聯取得二戰勝利的這些功績一概抵消,一個人的功與過應該辯證地來看。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但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徹底批評幾乎抹殺了斯大林這一個人的所有行為,試想曾經備受蘇聯人民愛戴的二戰英雄突然就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這必然會讓普通群眾的思想混亂,曾經堅定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理想也會随之動搖。

伴随着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尖銳批評而來的是,全蘇各地都出現了拆毀斯大林的紀念碑和紀念像的浪潮,新聞媒體上對斯大林的貶低和控訴鋪天蓋地,最終對斯大林的批評上升成為對斯大林時期黨和國家的曆史的否對,甚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也被否定。

可以想象,在全民批評斯大林的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他們本來就對社會主義缺乏基本認知,對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缺乏信心,又在一個充滿了對社會主義的批評和否定的環境中接受教育,他們内心幾乎不可能養成對社會主義的堅守,而他們這代人,就是将來蘇聯解體和瓦解的最大隐患。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蘇聯從上而下的腐敗

蘇共的腐敗是完全的,徹底的,從核心進階官員開始,由上而下,腐敗猶如一顆毒瘤,由内至外,一步一步侵害蘇聯。蘇聯的腐敗從勃列日涅夫時代開始,或者說,勃列日涅夫就是腐敗的帶頭人,而勃列日涅夫本人,就是曾經成長于對斯大林的全面批評下的一代。

這就可以看出,缺乏信仰的這一代青年長大進入政壇,執政的目标不再是奉獻犧牲為人民服務,而隻是為自己賺取利益。正是對理想的迷惘導緻了他們對個人利益的貪婪。

勃列日涅夫十分喜愛奢侈品、轎車、獵槍,他曾在電視媒體鏡頭前,毫不掩飾地玩弄一枚阿利耶夫送他的大鑽戒,這對官員收禮品賄賂、權貴走後門的腐敗現象都是一種縱容和刺激,勃列日涅夫不僅自己濫用職權收禮,還任人唯親,縱容自己的親屬A錢走私,庇護他們,讓他們逃脫法律制裁。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上行下效,上面大貪,下面小貪,上面勾結黨羽,下面也拉幫結派,一時間蘇共内部風氣一團糟,幾乎沒有官員把心思放在為群眾考慮,為經濟發展考慮上,所有人忙着站隊,培植親信,排除異己,鞏固自己的權力職位。

蘇聯長期實行的上司幹部終身制和幹部任免制,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上司幹部們為了維護自己現有的利益和特權,反對威脅自身權力的任何改革,即使這種改革對蘇聯的發展前景有很大好處,勃列日涅夫就曾經散漫地回應群眾要求改革的呼聲:“改什麼呀?把工作做好就行。”

腐敗導緻的惡果

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政,他卻一反勃列日涅夫的守舊,積極推行新改革,但這種改革,實際上也是變相為自己攬财。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比如他反對國有制,推行私有制,但讓一些本就掌控着國有企業的官員,卻利用特權直接把國有資産侵占成私有資産,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實際就是把特權官員的私有财産合法化了。

而有的官員把A錢受賄得來的巨額财富用于辦銀行,開公司,後來直接演變成新的金融寡頭,一個同時身為特權官員和資本家的“共産黨員”是不可能再想發展共産主義的,是以,此時在蘇共内部的許多已經變質腐化的黨員看來,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已經成為了自己謀利的阻礙。

蘇共的腐敗對内瓦解了社會主義,一大批進階幹部背離了社會主義,1991年,有一項針對高層官員的思想意識的調查,得出的結果是,全部蘇共核心官員中,具有共産意識形态的人僅僅隻有9.6%,而76.7%的人則認為應當實行資本主義。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這背後的深層原因是首先蘇聯政府沒能成功開辟出一條在社會主義背景發展經濟的道路,對個人來說,合法積累财産沒有途徑,而大批精英權貴通過A錢獲得的财産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又有被揭發充公的危險,是以實行資本主義最符合這些蘇共精英的利益。

而蘇共的腐化對外早已激起了民憤,廣大群衆用各種形式表達對蘇共的不滿,比如新加入共産黨的人數逐年遞減,而基層老黨員也不斷退黨,根據1991年民意調查,蘇聯政府當時的支援率僅剩13%,不支援率足足有73%。

而1991年12月25日蘇聯政府宣布解體後,官方記載沒有群眾為了支援蘇共采取一定聲援措施,蘇共政府連同他們曾經引以為豪的社會主義制度一同在群眾的冷眼中倒塌。

蘇聯解體的本質:蘇共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小結:

千裡之堤,潰于蟻穴,而蘇聯這樣一棟曾經代表着社會主義的希望的大廈,也是毀滅于内部的腐敗,蘇共精英,用特權為自己牟利,最終為了更大的利益,親手把自己的制度推翻,他們如同蘇聯這棟大廈内部的蛀蟲,慢慢蠶食掉這一個強大的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