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若微想做皇後,胡善祥主動辭去皇後職位,朱瞻基是如何做到的

孫若微與朱瞻基從小青梅竹馬,郎才女貌,關系更勝一籌。但是由于胡善祥是朱瞻基的爺爺朱棣給親定的,是以胡善祥被立成了皇後。

但是胡善祥身體比較弱,經常生病,而且接連為朱瞻基生了兩個女兒,有一個還早早夭折了。朱瞻基都三十了,還沒有兒子,心裡是特别着急。

也算是孫若微有福氣,就趕巧給朱瞻基生了兒子,就是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

孫若微想做皇後,胡善祥主動辭去皇後職位,朱瞻基是如何做到的

"朕年過三十了還未有兒子,現在孫貴妃有子,母從子貴,古亦有之。但皇後應該何如處置?"

上面就是朱瞻基對大臣們所說的話,他已經從心裡打定主意要廢後了,要立他的孫貴妃為皇後,并且說古代有這樣的做法,現在讨論的是胡善祥這個皇後該怎麼辦?

有人對孫貴妃的評價是:"體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悅上意,把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是以朱瞻基是鐵定了心了。

是啊,在古代比如唐玄宗娶楊貴妃的時候,大臣們阻攔也阻攔不了。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後,廢王皇後的時候,以他的舅舅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反對派堅決反對,甚至拿出先帝遺命相威脅。

孫若微想做皇後,胡善祥主動辭去皇後職位,朱瞻基是如何做到的

長孫無忌說李世民臨終的時候,握着他的手,說我的好兒子和好兒媳就托給你了。現在王皇後沒有什麼過失,你卻随意要把她廢掉,這難道不是很荒唐嗎?

當時李治非常生氣,說不服這兩個大臣,就單獨去問李勣,李勣卻說,這是皇上的家事,為什麼拿來問别人呢?本來他是不想摻合這個,表示中立。但是李治聽了非常高興,就拿來當例子了,說他不反對我就是支援了。

于是,李治就積極的開始廢了王皇後,立了武則天為皇後。并在冊封儀式上讓李勣帶頭冊封。

是以當朱瞻基提出廢了胡善祥皇後,而立孫貴妃時,大臣們肯定會聯想到唐朝這一連串兒的,荒唐的廢後立後的例子。

孫若微想做皇後,胡善祥主動辭去皇後職位,朱瞻基是如何做到的

以三楊為代表的,朱瞻基的智囊團,雖然說法不一,但是也起不了作用。最後一看朱瞻基是非要廢了胡善祥,于是楊士奇很不道地地出了一個馊主意,目的是保住朱瞻基的好名聲啊。

朱瞻基心裡一陣狂喜啊,沒想到大臣們這麼給力,非常輕松的就做通了大臣的工作,他本來還想打持久戰的。于是朱瞻基就讓大臣去做胡善祥的工作,胡善祥沒有顯赫的家世,父親不過是一個小官,這個時候沒有人給她撐腰。

胡善祥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她人又善良,賢淑,于是就想成全朱瞻基和孫貴妃吧。但是胡善祥心裡憋的火,也是忽閃忽閃的,隻不過别人看不到。

并且朱瞻基還要表現自己的大度,讓胡善祥辭一次,自己不同意,胡善祥就再辭一次,自己還不同意,胡善祥再辭第3次。再一再二不再三,于是自己勉強同意了。

其實沒有不透風的牆,朱瞻基和大臣們這樣對待胡善祥,真的是非常過了,老百姓也都知道。

這樣朱瞻基廢了胡善祥,讓她移居别宮,當了道姑。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是朱瞻基卻做了虧心事了,是以他說“朕少年事“,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其實很沒有道理。朱瞻基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是行動上并沒有後悔,而且這樣一件事也不好補救。

但是太後卻非常的後悔,覺得有愧于自己的好兒媳,而且也做出了積極的補助的工作。有大型活動都讓胡善祥參加,并且讓她坐首位。

而到了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當上皇上以後,立即給胡善祥恢複了原來的名分。如果胡善祥知道的話,也應該含笑九泉了。

繼續閱讀